南京市六合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提出的各项任务,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努力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区经济发展自2001年取得重大突破后,2002年又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工业生产效益好转,财政税收大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奋斗目标,经济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使我区在苏南板块占有一席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2002年全区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据初步统计,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9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32.73亿元,增长27.2%;第三产业增加值24.24亿元,增长18.9%。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突破1000美元,达1150美元,比上年增长21%。全区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表现为: (一)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取得新进展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压粮扩经”政策引导下,全区各镇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在注重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新型农业,经过调整,全区粮经种植比达4:6,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通过压粮扩经,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势头。 2002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8.1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粮食总产30.92万吨,比上年下降8%。油料、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产量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二)工业生产在改制中取得新突破 2002年,是加大工业改制力度的重要年份。在这一年里,全区工业企业全面进行改制,促使工业经济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跃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定报工业实现总产值68.8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工业经济在一年中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发展速度的突破。在12个月中有10个月增长幅度超过20%,全年平均增长22%,其中定报工业更是增长40%,这是近年少见的,它标志我区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二是规模企业的突破。在“做大”、“做强”的政策引导下,2002年全区工业加快龙头企业的培养,一批支柱骨干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到2002年底,全区共有亿元工业企业12家,实现产值19.2亿,比上年增长74%。三是经济效益的突破。2002年全区工业经济出现了生产、销售、利税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利润1.18亿元,增长5.8%。 (三)消费品市场发展实现新跨越 2002年,我区消费品零售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在市场物价走低的情况下继续稳步增长。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8亿,达38.2亿元,标志着我区消费品市场的总体规模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实现了新的跨越。全年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 (四)外向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随着入世带来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机遇,加上区委、区政府的激励政策的实施,为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可靠的基础。2002年,全区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105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7%;利用外资保持了一定的规模,全区实际利用外资52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外贸出口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海关统计,2002年全区出口创汇2546万美元,同比增长42%;全区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 (五)固定资产投资达到新水平 2002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7.03亿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6.4亿元,增长34.6%;更新改造投资额2.5亿元,增长43%;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3亿元,增长85%;农村投资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六)运输、邮电、通讯事业出现新飞跃。 2002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2650万人,比上年增长7%;完成货运量1352万吨,比上年增长5%。 2002年全区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全年新增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万门,电话用户净增2.8万户;移动通讯在2002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区移动通信用户数达6万多户,比上年增近50%;英特网拨号用户比上年增长50%以上,实现业务量比上年增一倍。 (七)财政税收金融取得新成就 经济的稳定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2002年我区财政收入完成8.8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国税收入完成3.44亿元,同比增长14%;地税收入完成3.77亿元,同比增长41%。全年财政支出8.27亿元,同比增长35%。 在过去的一年里,金融业有力地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改,较好地保证了有市场、有效益企业的生产、流动资金的需要。2002年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39.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1.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6%。全年累计发放贷款近14亿元,比上年增贷3.3亿元。 (八)城镇面貌发生新变化 2002年,全区市容、市貌的整体形象又有了较大改善,在道路、公用设施和居民小区建设等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江北大道四期工程全面展开、金江公路三期工程如期完成、农村道路灰色化建设继续进行,全年国内累计完成350公里,新加坡花园、百合园、世纪花园、金汇花园、东泰聚福园等一批居民小区先后竣工,环城路、沿河路等干线道路改造年内完工,道路绿化、居民休闲广场扩建等工程,使城市面貌更美、更新,居民生活的环境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