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下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投资增势强劲。商品房施工面积为1690211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为492548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0.1%、13.6%。商品房竣工面积474778平方米,同比增长116.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51663平方米,同比下降38.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206366平方米,同比下降45.6%。 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新建了小桃园西侧绿地(4500平方米)、狮子山西广场绿地(600平方米)、大观天地茂广场绿地(2000平方米)和银燕路东侧绿地(3000平方米),全区新增绿地合计达10100平方米,已超额完成全年新增绿地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在汛前完成了热河南路等8个片区管网改造工程、二仙沟清淤和南闸泵站改造工程,完成了郑和路高架桥中央防撞墙工程和乌龟山山体滑坡抢险治理工程。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加快推进,完成钟阜路下关段和察哈尔路下关段干道整治工程,实施了76条街巷(示范16条,一般60条)整治出新,完成了77条街巷和36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任务。 七、环境保护 开展环保生态建设进社区活动,提高全民生态意识。2010年建宁路小学和昌平路小学顺利通过市级绿色学校验收,二板桥小学也顺利通过了省级绿色学校的验收;幕府西路社区通过市级绿色社区验收。 突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面貌。根据2010年区长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全区开展了对二仙沟的黑臭治理,整个工程投入达210万元,周边环境得到改善。 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2010年共审批建设项目65个,其中环境影响报告表28个,登记表37个,否决有污染或选址不当的项目1个,全年新开工项目环评执行率、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走生态环保之路。大力引导企业走生态环保之路,鼓励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今年我区又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对纯净水生产企业——南京茂鼎公司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 八、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全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7130.89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居民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6.2%、17.6%和22.2%,财产性收入比上年下降62.3%。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6912.09元,同比增长11.6%。恩格尔系数为38.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费用支出的比重达15.4%。全区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12.5辆;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84.82台,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82.15部;人均住房面积30.1平方米。 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情况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 各组比重(%) 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000元以下 6.1 8115 10000-15000元 14.8 12605 15000-20000元 18.3 17517 20000-25000元 21.1 22224 25000-30000元 13.0 27578 30000-35000元 10.0 31808 35000-40000元 5.5 37395 40000-50000元 2.6 44605 50000元以上 8.6 65453 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着。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7426个,实现再就业6673人,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058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9743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3.43%。树立创业典型25人,培育自主创业1328人,创业带动就业8968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25万元。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全年企业养老、失业、生育保险参保分别净增7521人,征收社会保险基金23159.17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7%,工伤保险参保新增8713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432人。享受老年居民补贴待遇3162人、三无困难人员补贴845人、老军工补贴219人、被征地农民老年困难补助287人。元旦、春节期间慰问619户特困家庭和385名鳏寡孤独企业退休人员共计81.15万元。 社会救助水平明显提高。全年累计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023.08万元,向各类困难群体发放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医疗救助和春节慰问金累计1143.98万元。 加强助老助残工作。为964位老人安装了“安康通”,为202位独居老人提供了免费家政服务,新建39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创成1家省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 九、科技创新 科技项目工作发展较快。2010年共协助29家企业申报国家、省、市项目46个,其中获各级资金扶持的项目达15个,争取省、市科技经费348.5万元。其中: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大功率涡流永磁调速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60万元的立项扶持,填补了全区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的空白。获省高新技术产品1个;创省民营科技企业13家;2家企业被列为2010年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2010年共签定产学研合作项目16个。 科技创新载体取得突破性发展。南京工业大学电光源材料科学研究所组建了下关区第一所院士工作站;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和南京滨江科技创业中心共同成立南大滨江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四新科技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成为我区第一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建成了“南京市电力金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京市消泡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填补了全区没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空白。 知识产权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申请专利444件(增速居全市第一位),其中发明专利45件,专利授权量193件;有2家企业专利超百件;首次获得全市知识产权先进集体称号。 科普工作扎实有效。区科协和六个街道荣获2010年江苏省科普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目前全区共有7个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3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