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十一师建工师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年末从业人员2.56万人,比上年下降24.2%。年末在岗职工2.38万人,下降25.3%。全年开发就业岗位共1349个,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34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31人,“4050”人员再就业新增1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 全师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8991元,比上年增长13.9%;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9元,比上年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709元,比上年增加3312元,增长14.2%。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490人;参加失业保险8353 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8029人,其中:在职人员8611人,个体从业人员1900人,退休人员7518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8511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8186人;医疗保险基金征缴100%、发放80%。增加养老金退休人员7244人;企业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支付率100%;建筑企业1.5万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 全年组织各类职工参加技能和素质培训6150人次,办理求职登记人数2826人,灵活就业人员中领取社保补贴人数120人,受理涉及劳动保障监察案件39件,结案39件,结案率100%。 十二、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 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为1862户共计2582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630.1万元,为60岁以上低保老人发放补助金9.8万元;为1939户(次)困难家庭发放医疗救助金312.2万元,为6680户(次)困难家庭发放价值78.5万元的粮油食品;临时救济困难家庭7368户(次),发放临时救济金274.9万元,其中,为2445名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济金48.9万元,为659名“五●七”人员发放生活补贴118万元,为1085户低保家庭发放取暖补助费32.55万元,为30名“三无人员”和415名低保残疾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26.7万元,为103户困难家庭发放教育救助金8.24万元。困难职工群众的生活、就医、子女就学得到基本保障,双拥和优抚安置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年为42名残疾军人、“三属”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生活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共42.1万元,为20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10.3万元。5名困难职工子女受到西部助学工程资助,共计10万元。 顺利完成交办的中国政府对巴基斯坦人道主义紧急物资救援任务。 注: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兵团统计年鉴—2011》为准。 3.工业规模以上及规模以下企业口径有所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