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左云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县纳入统计单位的保费收入合计9593万元,比上年增长2.92%。支付各类赔款4058万元,增长134.30%。保险公司已发展到6家,险种有人身险、健康险、意外伤害险、财产险等130多种。 2010年,全县商品贸易繁荣稳定。全年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489万元,同比增长18.19%。 六、科教、文体和卫生 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科技工作重点扶持了八大特色农业项目区建设,科学养殖推动畜牧业强劲发展,新建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2个,肉羊改良3万只,肉牛4000头,畜牧免疫密度达到100%。科技项目扎实推进,推荐科技含量高的项目21个,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7项,县级10项。 优化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基础教育稳步提高。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小学38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12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4所,9年制学校7所,小学25所。其他学校有职业高中1所,成人中专1所,幼儿园2所。全县教职工总数2431人,专任教师2026人。全县在校学生26463人,其中,高中3824人,初中8259人,小学14337人,职中43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生巩固率为99.56%;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在校生巩固率为99.58%;中考600分以上达线率为8.9%,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908人,达线率为10%。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两节”期间共举办彩灯展、街头文艺、旺火、焰火晚会、体育比赛等15项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单位100多家,参与人员8000余人,观众达5.5万人次。7-8月期间在东山公园举办了六场文艺晚会,楞严寺乐和平安灯会正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晚会、节假日歌舞、戏曲、秧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全县人民的生活,为建设和谐左云提供了精神支持。全民健身运动取得实效,现有健身晨练点15处,跳舞、太极拳、夕阳红舞蹈队、网球、篮球等各种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各种比赛接连不断,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农村卫生条件改善,疾病防控得到加强。2010年,全县完善新农合参合农民98684人,参合率达到91.7%。积极应对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各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9%以上。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住院分娩率达到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97‰。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医疗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9家,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93家村卫生室,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达标率达到86%。 七、人口、环境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2010年,全县总人口为149049人,比上年增长0.23%。其中,女性人口为73018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8.99%。年末非农业人口41466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7.82%;农业人口107583人,占全县人口比重72.18%。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61‰,死亡率为5.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8‰。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全县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1890元,同比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26元,同比增长15.7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9.13平方米以上,农村彩电普及率达到92%以上,电脑普及率达到1.6%。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得到发展。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参保人数7943人,完成基金征收2959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6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00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69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52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439人;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参保农民51613人。全年为2578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762万元。全县享受城市低保待遇5752人,农村低保待遇9647人,资金全部兑现。此外,全县共有五保对象1239人,分散供养1189人,供养费150万元。全年发放伤残军人抚恤费62.7万元,下拨各乡救灾款107万元,兑现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90.8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