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左云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左云县统计局2011-03-20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把握好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国内经济加快回升的机遇,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左云”为总目标,以“抓项目,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为总体思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强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煤矿复产、现代农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8330万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3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709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1498万元,分别增长14.1%、12.3%和13.7%,三次产业比重为7.6:41.5:50.9。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小京庄白灵菇基地、丰泰养猪场两个农业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铺龙湾煤矿技改、原煤仓地基处理、同煤铁丰铁路、管家堡福龙肠衣加工、京奥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基地、张家场乡绿源蔬菜基地等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经济转型。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建设本着与城市规划、城市经营、城市管理有机统一,加快了“干净、整洁、有序、亮丽”的县城环境建设进程。集中开展了县城市容环境卫生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完善路灯照明和园林绿化,积极营造我县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同步跟进,拆除废旧房屋、清运垃圾、粉刷墙面、栽植花草树木、修建农闲广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劳动就业工作基本稳定。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63027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6496人,农村从业人员46531人。全县城镇完成新增就业1201人,创业就业完成356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8万千瓦,化肥使用量(折纯)2176吨,农药使用量25吨,有效灌溉面积1471公顷。农业生产在遭受干旱的情况下仍取得较好收成。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327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29042吨,同比增长45.17%,油料总产量达到1962吨,同比下降10.47%。 产业化推动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县牛的饲养量达到11879头,羊的饲养量为239502只,猪的饲养量达到65299头,均比去年有小幅下降。全县肉类总产量6350吨,比上年增长0.03%,奶类产量5002吨,比上年增长6.47%。禽蛋产量2014吨,比上年增长11.83%。 林业生产继续推进。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人工模拟飞播造林和对国、省道和县乡通道绿化带栽植,以及荒山绿化和环城绿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1131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1999公顷,四旁植树43万株,幼林抚育233公顷,新增育苗140公顷。 农村乡镇企业向前发展,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2010年,全县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4267万元,增加值8200万元,营业收入19922万元,上交税金1828万元。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8029万元,同比增长21.83%,增加值完成19721万元,同比增长24.43%;农村经济总总收入317023万元,增长15.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26元,同比增长15.76%。 三、工业、交通和邮电 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增长强劲。今年以来,项目建设和重组煤矿的陆续复产复工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活力,一举扭转了工业规模萎缩,效益下滑的态势。全年生产原煤190万吨,风力发电20374万千瓦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共完成110447万元,同比增长143.80%。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向好,全年营业收入完成105679万元,增长164.68%,实现利税37084万元,增长145.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941万元,同比增长102.8%。 交通发展迅速,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21公里,公路密度为10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建设完成省下达村通水泥路58.65公里,实现行政村通水泥路全覆盖目标。协调、配合大同—呼和浩特(大同段)高速公路工程,完成2.16公里一级连接线建设。完成109国道-管家堡厂矿建设6.2公里在;高家窑煤矿矿区专用线1.07公里:高级中学环校公路1.5公里;县公路好路率年末达到81%以上,综合值达到78%以上。 二级汽车客运站投入使用,全县228个行政村通达客运班车,符合通车条件的自然村和已建农民规划居住点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邮政业务总量803万元,业务收入438万元,邮政储蓄、保险代理业务、集邮、速递业务开展良好。电信业务不断拓展,本年新建机站20个,机站数达到85个,全面向3G发展,实现手机可视调整上网,并开始光速城市建设,为全县3000用户提供光纤入户,上网速率最高可达8兆。全年各电信企业业务总收入4155万元,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万门以上,固定电话达10500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5.4万户,宽带业务发展到5700户。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6部。 四、固定资产投资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县围绕重点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521万元,同比增长34.9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2340万元,第二产业完成20515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83031万元,分别增长25.96%、15.01%和140.29%。按行业分类:农林牧渔业完成12340万元;采矿业完成18710万元;制造业完成1300万元;电力完成15500万元;交通运输业完成40056万元;房地产业完成7717万元;教育业完成29240万元;卫生、社会保障业完成48万元。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16094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73878平方米。 全县全年施工项目3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个,全部建成投产项目22个,新增固定资产202398万元。 五、财政、金融和保险 强化征管,大力增收,财政收入增加。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80038万元,同比增长13.92%。其中,国税完成税收44437万元,增长0.30%,地税完成税收27085万元,增长54.7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598万元,同比增长27.8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434万元,同比增长34.6%;专项收入4353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完成2574万元,罚没收入完成1031万元。全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65362万元,同比增长7.07%。 金融工作着眼于化解风险和服务经济发展,提高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905431万元,比上年增加97247万元,增长10.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9449万元,城乡储畜存款余额530224万元。各项贷款年末余额118085万元,比年初增加9673万元。存贷比例为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