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良好。2003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7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0%。三级财政收入3555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中央级财政收入1272万元,比上年增长26.2%;省级财政收入442万元,比上年增长44.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41万元,比上年增长31.6%。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8.0%;三级财政收入占GDP总量的9.1%,比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财政总支出13213万元,比上年下降31.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总计12432万元,比上年下降29.7%。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2003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514万元,比年初增加1269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838万元,比年初净增加10208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34562万元,比年初减少43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推进。2003年,全区保费收入261万元,增长8.8%,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0万元,车辆保险收入191万元。赔付额为215万元,比上年增长70.6%,赔付率达到81.9%;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104万元,车辆赔付额111万元。 九、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和提高。年末全区共有学校65所,在校学校10865人,小学升初中比率达到93.5%,初中升高中比率达到56.4%,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5%,巩固率98.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巩固率99.9%。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56.0%。 “科技兴区”进程加快。2003年,科技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46.4%。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3项。 文化事业取得新突破。2003年,在全省“楚天群星杯”群众文化大赛中,获“四金两银”的佳绩;在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评选中,《神农架梆鼓》荣获金奖。2003年,全区有艺术歌舞团2个,文化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2个,图书馆1个,公共藏书量达34294册。 广播电视发展加快。2003年,实现了全区同网,可视电视电话会已覆盖到乡镇。电视覆盖率达92%,电视覆盖人口达7.3万人,广播覆盖率为30.9%,广播覆盖人口为2.44万人,卫星地面接收站126座。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健康发展。2003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20个,卫生医疗专业技术人员321人,卫生机构床位215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2.7张。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实现了“保一方净土”的目标。 2003年,我区体育健儿参加湖北省十一届运动会,团体射击获得铜奖,田径运动获得第8名的好成绩。 十、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 继续加快小城镇建设,努力改善城镇环境。按照“启动阳日镇、完善松柏镇、巩固木鱼镇、提高红坪镇、指导其他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思路。2003年,我区小城镇建设工作重点抓了“八大工程”建设。一是青杨休闲步行街建设;二是神农大道(西段)整治;三是常青路(西端)整治工程;四是松柏镇下水道清淤工程;五是狮象路改造工程;六是主要街道沥青罩面工程;七是连峰街、松柏路整治工程;八是对主要街道临街建筑进行美化改造。极大的改善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条件。2003年,城镇人均拥有绿地面积3平方米,城镇化率达40%,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2003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87.8%,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行,结束了神农架无环境监测历史。三峡库区影响区三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环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木鱼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省计委已批准;医疗废物、医疗污水治理项目正在编制,汉江流域防治工作已全面开展,防治规划已完成,并获批准,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3年,全区总人口为78945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2641人,女性人口为36304人;非农业人口为26418人,农业人口为52527人。2003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8.5‰,死亡率为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 2003年,农民人平纯收入为1594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增长8.8%。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494元,比上年下降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9元,比上年增10.1%。人均消费支出3702元,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3178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住房面积达23.9平方米,农村居民居住面积34.2平方米。 2003年,全区在岗职工7812人,比上年增长1.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7369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9440元。 十二、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2003年,我区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组织就业培训,开辟就业渠道。2003年组织就业培训1642人,筹集再就业资金171万元,当年实现再就业890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62人,城镇失业率为4.3%。2003年,享受下岗基本保障人员7244人次,发放保障金171万元;享受失业待遇人员13931人次,发放失业保障金234万元;纳入低保人数5058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6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