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柳林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通信事业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91150户。移动电话用户24.6万部。年末全县每百人电话(固定+移动)拥有数为101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6939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0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18011万元,同比增长15.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8%。其中,中央收入完成319128万元,比上年增长17.65%;省级收入完成49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8%;市级收入完成24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8%;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4333万元,同比增长12.5%。 总收入中,国税系统完成3806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9%;地税系统完成117847万元,比上年增长7.13%;财政系统完成1954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对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等方面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1782万元,增长33.6%。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469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78.36%,教育经费支出3040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6.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89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3.12%,医疗卫生支出1012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76.03%,环境保护支出479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76.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6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7.2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690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5.51%。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中有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放贷款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057334万元,较年初增加163109万元,增长18.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0701万元,较年初增长24764万元,增长6.3%;各项贷款余额421293万元,较年初增加133020万元,增长46.1%。 八、教育和科学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学校建筑面积达到48.7万平米,生均建筑面积7.6平方米。全县普通中学38所,在校学生28423人,专任教师2737人;职业高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757人,教职工184人;小学校210所,在校学生33980人,专任教师282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6416人,教职工439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23所,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00人次。6至11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五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保留率99.6%。 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340万元,支持申报专利57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活跃。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全县馆藏图书达到7万余册。 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医院、卫生院数24所,有卫生技术人员867人(其中执业医生639人),拥有床位770张。全县每千人拥有病床数2.3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9人。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2.3%。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先后组织了全县“五一”职工乒乓球赛,全县第八届中学生篮球赛,全县第七届中小学生乒乓球赛,全县中小学生象棋赛。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得到控制。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20681人,人口出生率为11.4‰,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6.3‰。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总人口334994人,其中男性173506人,女性161488人,男女性别比为107.44%(女性=100);非农业人口57049人。 2010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35元,比上年增长24.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992元,同比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91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城镇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30.1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22元,比上年增长24.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78元,比上年增长29.4%。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32.94%。城市居民人均住宅面积12平方米/人。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30平方米/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4.3万人,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378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6993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40308人,其中农民工38293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9180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2.3%。 全年全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697人,比上年增加1099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831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5253人,比上年增加51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732万元。 年末全县各类福利院床位数1160张,收养人数1015人。 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截至2010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达99.6%。其中,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率为100%,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率为100%,村级卫生室全覆盖率为100%,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率为98%,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率为100%。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62.103万亩。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4.24万亩,合格面积率95%。 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为1.91,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6天,圆满实现了县委、政府年初的承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人居环境更加优化。治污限排取得成效,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1万吨,比上年下降26.7%。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0.3万吨,比上年下降18.9%。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4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8.4%。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21。 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2010全县能源消费总量为2816201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由2005的3.92准煤下降为2.409吨标准煤,下降38.55%,超计划目标20.55个百分点;2010年万元GDP电耗144.04千瓦时,超计划目标0.5个百分点。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