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我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7家,区直卫生机构9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4个,病床304张,卫生技术人员175人。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城市建设方面,贵惠小学、图云关小学、博欣学校、南明实验三小等4所学校操场改造项目已经完工;为小碧乡、永乐乡学校新建计算机网络教室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小碧乡黄泥埔和永乐乡水塘村农村人饮改造工程2个;修建革二线岔口至210国道岔口道路等村寨道路6条;南浦道路、尚武社区排水改造工程等5条道路改排水工程已全面完工;新建4个垃圾转运站和5个公厕已经全面完工;完成博泰小区排水及化粪池和兴隆街69号佰露园小区化粪池改造工程;嘉润路公厕、青云农贸市场公厕等26座公厕维修及升级改造全部完工;新建垃圾池30个和购买果皮箱1000个全部完工并安装完毕;创建铁运巷、八达巷、沙坡3个星级精品社区,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对尚武小区、朝阳巷等共计25条背街小巷破损道路进行翻修已全面完工。 在环境保护方面,在遵义路、瑞金南路、中华南路等3条主干道开展清扫保洁“样板街”工程,以点带面,确保主要道路保洁时间在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在8小时以上。加大渣土管理,严防污染路面。开展了垃圾转运站设备维护工作,完成38座垃圾转运站的维修、改造任务。紧紧围绕南明河“水变清、岸变绿、景更美”的总体要求和“长治久清的目标”,取缔沿河道路及排水大沟的各类违章占道经营摊点。通过全面落实定人、定岗、定时段、定内容、定标准、定奖惩的“六定责任制”、“弹性工作制”等工作制度,在管理中做到无缝衔接,为广大市民营造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今年共开展集中专项整治300余次,取缔违章占道经营6万多起,规范门面延伸占道2.4万起,取缔非法洗车场81起,收缴各类野广告17.7万余张,销毁经营性煤火炉灶718眼,销毁落地广告牌664块,收缴盗版光碟1.2万余张,拆除布幅广告400余块,查处机动车占道停放886起。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公安口径总人口56.27万人,比上年增加0.02万人,人口出生率10.78‰,人口自然增长率4.88‰。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97元,比上年增长10.3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24%。农民均纯收入达到7525元,比上年增长12.10%。 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建设取得实效,积极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工作。10月起,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月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2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保障面达100%。同时,举办了2期低保工作培训班,加强了低保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将农村五保供养由农村集体福利企业变为社会福利事业,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将符合五保对象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五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完善了《南明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范了救灾预案、灾情信息、资金保障、物资储备、灾后重建管理,救灾快速反应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基本形成,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的工作体制,提高了灾情统计、评估水平以及灾害救助快速反应能力。 不断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及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5737人,为年计划的102%;统筹培训4743人,为年度目标的142%,其中,特别培训计划1014人,为年度目标的106.74%。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4个,为年度目标的109.09%。“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控制在4.5%以内。失业保险扩面11217人,完成年度目标的303.16%;工伤保险扩面11887人,完成年度目标的321.27%;生育保险扩面6678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71.23%。 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启动50个一级治安卡点、50个二级治安卡点和280个三级治安卡点,全力推动“严打‘两抢一盗’、保卫百姓平安”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至今,有效遏制了街面“两抢”案件的高发趋势。 公报注释: 1、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年报数据为准;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非公经济增加值等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由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尚未公布,因此公报中人均指标暂无法提供; 4、公报中固定资产按投资分类完成情况按省市反馈数据进行相关测算而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