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青川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川县统计局 2011年2月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扩大内需和浙江援建两大机遇,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工作要求,面对频繁叠加的各类自然灾害,科学研判,积极应对,狠抓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巩固回升、发展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县生产总值(GDP)实现159398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078万元,比上年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49876万元,比上年增长41.4%;第三产业增加值604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62.1%、25.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2、10.7、4.4个百分点。人均GDP7312元,比上年增加1080元,增长16.7%。 产业结构趋优。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8:25.4:40.8调整为30.8:31.3:37.9,一产业下降3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5.9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2.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占绝对优势。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3780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占GDP的5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05万元,比上年下降2.0%;第二产业增加值47365万元,比上年增长40.2%;第三产业增加值27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 城镇化水平较快提升。城镇化率达到22%,比去年上升1.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大力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全面推进“五园五带”特色产业发展,初步建成5个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和5个特色产业带和“72个示范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到3个。新增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达到29家。 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380公顷,比上年增加376公顷;全年粮食产量94575吨,增产2471吨,增产2.7%;小春粮食20423吨,增产1260吨,增产6.6%;大春粮食74152吨,增产1211吨,增产1.7%。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分别为:药材1771公顷,产量3030吨,比去年增长14.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082公顷,增加210公顷;产量6424吨,增产306吨,增长5.0%。蔬菜种植面积2476公顷,增加59公顷;产量42766吨,增产9.2%,其中食用菌产量2276吨,比上年增产21.6%。 养殖业发展加快。生猪出栏20.1万头,与上年持平;羊出栏4.1万只,增长28.1%;家禽出栏216.9万只,增长40.3%;肉类总产量19266吨,增长9.5%;禽蛋产量2124吨,增长10.2%;蜂蜜产量151吨,增长20.8%;蚕茧产量5吨,下降93.4%;水产品产量18200吨,增长29.3%。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1.93万亩、荒山造林20.65万亩、营造生态公益林9.87万亩、生态经济林10万亩,2.4万亩油橄榄实现集约经营。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9.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12万千瓦,比上年提高1.03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161台、1.17万千瓦,比上年减少190台、动力下降0.17万千瓦;农用运输车490辆,比上年增加20辆;各类拖拉机1283台,比上年增加9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690吨,增长1.2%;农药施用量86吨,增加6.2%;农用塑料薄膜415吨,增长5.1%。农村用电量达到225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加81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7531万元,增长48.9%,占GDP的比重为23.5%,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提速增效。实现增加值31425万元,增长53.1%,其中川浙园区分成3631万元;利润总额2677万元,增长219.5%,其中川浙园区分成366万元;资产负债率29.5%,同口径比下降7.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67次,放慢0.07次;产品销售率97.1%,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8.6,上升20.1个百分点。 灾后重建助推建筑业快速增长。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345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7795万元,比上年增长5.1%。总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719035万元,增长169.4%;更新改造投资29157万元,同比下降37.9%;其他投资38847万元,增长459.1%;农户投资50756万元,下降89.4%。投资规模上500万元的项目273个,比上年增加70个。 五、贸易、旅游业 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县消费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提高,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0349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分地区看,城镇零售额43173万元,增长19.9%;乡村零售额37176万元,增长21.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1422万元,增长17.2%;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72543万元,增长21.0%;股份制及其它经济零售额6384万元,增长1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63859万元,增长20.7%;住宿餐饮业16490万元,增长21.3%。 旅游设施重建加快。进一步更新理念,树立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知名度,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旅游业成果丰硕。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成功创建为AAAA级景区,唐家河风景区、青溪古城恢复重建、青竹江沿线乡村旅游带打造基本完成。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共组织实施交通建设项目13个,浙江援建项目5个,井田坝大桥、金子山至乔庄段、青唐公路修复、黄茶公路、竹下公路全面完工;自建项目8个,酒家垭隧道全面通车,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 交通运输能力持续提升。全县客运周转量达到14267万人公里,增长13%;货运周转量16526万吨公里,增长1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4889辆,比上年增长20.7%,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197辆。城市公交车7辆,比上年增加2辆;出租车35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