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六大渝北”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面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协调进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经济总量再上台阶。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38.51亿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216.61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3∶54.79∶41.48调整为3.23:59.01:37.76。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看:二产业贡献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1%,拉动经济增长12.6个百分点;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7%,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 二、农业 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蔬菜、家禽、水果等特色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7.15亿元。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财政继续加大农林水事务支出,有力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4%。 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培育壮大,优势农产品逐渐朝着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64.19万亩;粮食总产量22.47万吨,比上年减少2419吨;蔬菜总产量41.68万吨,增长5.8%;水果总产量8.06万吨,增长26.2%,其中柑橘4.17万吨,增长4.0%。生猪出栏33.31万头,比上年增长0.3%;牛奶产量1.58万吨,增长0.9%;水产品产量6259吨,增长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坚持做大增量与盘活存量相结合,着力做好扶优扶强、项目建设、运行调度三篇文章,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5.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8%,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2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4户,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2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29.6%。轻重工业比例为1:5.49,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9.1%;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从支柱产业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863.83亿元,增长32.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9%;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总产值67.23亿元,增长3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49.04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利润总额78.87亿元,比上年增长59.3%;利税总额达1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工业产品销售率97.0%;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84.3%,较上年增加38.0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5.7%,资产负债率65.2%,全员劳动生产率26.65万元/人。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3.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年末拥有一级建筑安装企业26户,二级建筑安装企业76户,建筑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四、固定资产投资 积极参与两江新区开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投资需求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6.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投资总额连续十年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额达268.66亿元,比上年增长62.4%;房地产开发投资197.34亿元,增长18.6%。房屋施工面积2190.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854.51万平方米,增长23.5%。商品房销售面积353.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1%。 在投资总额中,二产业完成投资98.17亿元,下降8.7%,其中工业性投资96.54亿元,下降9.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72%;三产业完成投资367.83亿元,增长35.1%。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城乡居民消费意愿不断加强,汽车、餐饮消费进一步升温,全区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1.17亿元、193.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7%、29.9%;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4.77亿元、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19.0%。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405.99亿元,增长26.1%。 旅游业稳定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1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实现旅游收入15.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六、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工作深入推进,全年新签合同38个,已投产企业28家,其中北部新区新签合同16个,已投产企业12家。合同利用外资8.6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10亿美元,均为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达24.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1%,其中出口9.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 七、交通运输、邮电 “枢纽渝北”建设进程加快,轨道交通、机场路扩建、两路换乘枢纽等建设进度较快,草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交通运输发展明显提速。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1%。全年客运量4596.54万人,比上年增长4.1%,货运量2869.76万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公路客运3516.00万人,增长1.9%,公路货运量2345.00万吨,增长5.5%。空港吞吐旅客1580万人,增长12.6%;吞吐货物19.53万吨,增长5.1%。 邮电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75669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526.60万元,增长20.1%;电信业务收入70142.40万元,增长34.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54万户,下降5.0%;移动通讯用户96.34万户,比上年增长41.0%;互联网用户15.56万户,比上年增长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