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21 重庆市渝中区统计局

重庆市渝中区统计局

2011年2月11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内陆香港”城市理想和“一区一基地”战略定位,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加。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55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98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11600美元。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524.4亿元,增长14.1%。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2%和94.8%。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8.9%。

从国民经济行业看,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行业有8个,分别是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其中建筑业以24.2%的增速排第一位。

全年区级财政收入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税收收入28.6亿元,增长36%;区级财政支出53.6亿元,增长24.7%;民生支出占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54%,提高1个百分点。

二、金融业

金融业发展稳定。金融业作为渝中区第一支柱产业,2010年实现增加值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1%。年末银行存款余额为3012.5亿元,增长20.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79.1亿元,增长11.7%;银行贷款余额为3873.5亿元,增长10.9%。

全年金融业营业收入达到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全年银行及其他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365.1亿元,增长31.4%;保险业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增长33.9%;证券业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增长0.7%。全区市级以上金融机构达到102家,其中银行机构28家,证券业机构13家,保险业机构34家,其他金融机构27家。

三、商贸业

商品市场繁荣活跃。2010年商贸业实现增加值14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4%。商贸销售总额实现1416.5亿元,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达到344.8亿元,增长20.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09.6亿元,增长21.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5.2亿元,增长13.5%。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企业现销售额734.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零售额202.9亿元,增长32.5%。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31.3%,中西药品类增长28.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5%,汽车类增长55.2%。

全年五大商圈实现销售总额1240.2亿元,增长31.3%,占全区商贸销售总额比重达到87.6%;其中解放碑商圈实现销售额810.4亿元,增长28.1%。全区亿元市场成交总额实现341.9亿元,增长2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到103.2%,比上年上涨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上涨6.5个百分点,居住价格指数上涨5.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5亿元,比上年增长31.0%。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4.3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194.2亿元,增长31.6%,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为2.2:97.8。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93.1亿元,增长18.6%,房地产开发投资105.4亿元,增长44.3%。

按地域划分(不含纯土地整治项目、设备购置和跨区投资),东部地区投资42.8亿元,占31.8%;中部地区投资12.1亿元,占9.0%;西部地区投资79.9亿元,占59.2%。

2010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9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8.4万平方米,增长28.1%;商品房销售额72.2亿元,增长105.4%,其中住宅销售额60.4亿元,增长78.6%。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36.9万平方米,减少3.8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单价(不含安置房)达到7983元/平方米。

五、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2010年区域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6.3亿美元,其中进口2.7亿美元,出口3.6亿美元。

2010年实际利用内资(市外境内资金)113亿元,比上年增长68.7%。分行业看,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两个行业利用内资金额最多,分别达到54.1亿元和35.1亿元,占了近八成。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用内资金额最少,分别仅为0.7亿元和0.8亿元。

201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9.0亿元,增长14.7%;旅游外汇收入3.0亿美元,增长19.7%。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2043万人次,增长14.5%;其中国内旅游者1988万人次,增长27.6%;海外旅游者55万人次,增长31.1%。

六、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末城市住宅建筑面积达到186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供水管道达到318公里,供水总量达到3646万吨。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36.9万平方米,增长1.7%。新建公共厕所10座,改造公厕5座,新建垃圾站2座,改建垃圾站3座。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95%,垃圾袋装化率为98%。

2010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6.7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17.6万平方米,公园面积达到126.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5.8平方米。

2010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1天,比上年增加6天。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区域环境噪声日平均值54.9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值68.0分贝。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分别为0.056毫克/立方米和0.049毫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