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廉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20 湛江市廉江市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实施“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工业立市、和谐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18亿元,增长6.9%,对GDP的贡献率为17.5%;第二产业增加值64.07亿元,增长16.9%,对GDP的贡献率为43.8%;第三产业增加值56.57亿元,增长18.5%,对GDP的贡献率为3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5.4:33.9:30.7调整为34.0:35.0:31.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6%,批发零售业增长7.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5.0%,金融业增长7.6%,房地产业增长6.1%,其他服务业增长33.7%。

全市财政收入(三级库)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4.2%。其中:国税收入3.7亿元,增长20.5%;地税收入3.26亿元,增长32.2%;财政部门收入1.81亿元,增长3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7亿元,增长27.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7.7%。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35亿元,增长16.1%。其中,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2.29亿元,增长13.4%;公共安全支出1.12亿元,减少3.2%;教育支出5.74亿元,增长2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5亿元,减少9.6%;医疗卫生支出1.54亿元,减少0.1%;农林水事务支出2.59亿元,增长23.1%;交通运输支出1382万元,增长99.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8%。食品类上涨6.4%,其中粮食上涨8.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1.7%,蛋类上涨7.2%,水产品上涨0.4%,菜类上涨26.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1%;衣着类价格上涨0.6%;家庭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9%;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7%;娱乐文教及服务价格上涨1.4%;居住类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

全市现拥有省高新技术企业26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家,中国名牌产品3个,省着名商标23个,省名牌产品7个。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1%;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595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321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14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指标偏低;产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发展后劲乏力;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管理水平较低;保障民生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2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53.40亿元,增长7.5%;林业产值1.61亿元,减3.8%;牧业产值26.45亿元,增长7.2%;渔业产值16.40亿元,增长7.1%;农业服务业产值3.41亿元,增长5.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33.57万亩,比上年增长4.8%。甘蔗种植面积9.88万亩,增长4.9%;蔬菜种植面积47.21万亩,增长3.9%;水果种植面积44.76万亩,减少0.4%;其中红橙面积1.71万亩,增长26.0%;香蕉面积6.92万亩,增长1.6%,荔枝面积21.41万亩,增长1.6%;龙眼面积8.58万亩,减少10.7%;杨桃面积1.09万亩,增长1.1%。

全年粮食产量45.78万吨,增长9.2%;其中,稻谷产量35.06万吨,增长10.3%;甘蔗产量46.58万吨,增长7.7%;蔬菜产量68.39万吨,增长4.7%;水果产量28.78万吨,增长7.9%;茶叶产量3401吨,增长9.7%。

全年肉类总产量13.30万吨,增长7.2%。其中猪肉产量10.21万吨,增长7.4%;禽肉产量2.37万吨,增长6.6%。全年水产品产量14.98万吨,增长3.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0.43万吨,增长2.1%;淡水产品产量4.55万吨,增长8.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3.70亿元,增长25.2%。全年工业增加值60.85亿元,增长19.5%,对GDP的贡献率3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34亿元,增长2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6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32家,比上年增加11家。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饲料9.37万吨,减16.5%;水产品加工3250吨,减65.9%;成品糖4.57万吨,增长12.2%;家具178万件,增长18.9%;机制纸及纸板8.35万吨,增长13.6%;水泥109万吨,增长43.2%;日用陶瓷5.97亿件,增长13.3%;高岭土248.68万吨,增长37.9%;电饭锅7276万只,增长19.8%;全市用电量9.37亿千瓦时,增长10.8%,其中工业用电量5.31亿千瓦时,增长18.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5.93%,比上年提高97.4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产值148.56亿元,增长22.6%;实现利润总额3.33亿元,增长1.4%。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7.68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商品房销售面积27.47万平方米,增长161.8%;商品房销售额6.90亿元,增长4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03亿元,增长35.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63亿元,增长28.9%,房地产开发投资4.51亿元,增长69.0%。从城乡分,城镇投资26.33亿元,增长24.6%,农村投资16.51亿,增长19.5%,农村私人建房29.67亿元,增长52.9%。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一中二期工程如期完成;廉坡公路改造廉江-良垌段竣工通车;文化广场改造、人民公园改造已完工对外开放;华森木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创业路、工业大道已进场施工;中央商务区等一批工程以及一批“三旧”改造项目等动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5.68亿元,增长21.9%;餐饮业零售额11.46亿元,增长28.0%。全年商品销售总额137.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