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浈江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8年我区成功承办了广东省第四届毽球锦标赛,区代表队获得成年组男子第六及女子组第四名、U15男子组第六及女子组第三名、U12男子组第六及女子组第五名的好成绩;在市“创卫杯”龙舟赛中我区组队分别获得第三、四、六、七、八名;区体育局全年主办了区机关迎春运动会、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区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比赛活动共10次,有力促进了全区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全区累计有30个村委会完成了“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645.46万元,增长43.1%,销售量在全市排第一名;体育公益金收入98.73万元,增长43.1%。 九、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浈江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5元,比上年增长11.1%。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149元,增长6.4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54元,增长13.01%。 全年城乡私人竣工住宅面积1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54%。其中:农村私人竣工住宅面积14.65万平方米;城镇私人竣工住宅面积4.65万平方米。 年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2.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0.7万人。全区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离退休人员0.2万人,比上年增长6%。 年末全区拥有社会福利机构3所(敬老院2所,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161张,在院人数114人。全区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30个。全区12个镇、街全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68人,其中城镇2391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408万元,救济物资折款23万元,累计救济0.5万人次。 全年共发生工矿、交通、火灾事故2420起,死亡42人,直接经济损失186.48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407起,死亡40人,受伤883人,直接经济损失132.9万元;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96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33人。 十、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5.51万人,减少0.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03万人;农业人口6.4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38,出生率9.06‰;死亡人口1457,死亡率4.08‰;人口自然增长率4.9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5.94万人,增加0.03万人。 据国土部门统计,全区土地面积56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858万亩,园地1万亩,林地41.8万亩。 全年平均降水量1533毫米,年平均气温20.3℃。 年末大中型水库1座,蓄水量0.2725亿立方米。小型水库62座,蓄水量0.1929亿立方米。辖区内汇流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 年末全区林业用地面积3.21万公顷,林木绿化率48.8%,活立木总蓄积量141.15万立方米。浈江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95平方米,区绿化覆盖率48.3%。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含义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其他所有制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