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浈江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5.87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34.03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68.48亿元,增长1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9457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由07年的3.68:33.64:62.68调整为3.17:32.15:64.68,第一产业下降0.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12.213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5741万人;第二产业2.3266万人;第三产业6.3124万人。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4.7040万人,其中: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1.74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38人,登记失业率3.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0.4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28万人,其中“4050”人员770人。全年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573本,其中“4050”人员241本。据工商部门统计,年末全区工商登记注册的城镇私营单位和个体从业人员2.239万人。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2亿元,增长6.43%。其中:农业增长5.15%;林业增长8.28%;畜牧业增长8.61%;渔业增长8.34%。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5910亩,增长4.0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0471亩,增长4.5%,油料种植面积19080亩,下降1.75%;蔬菜33559亩,增长5.63%。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6.3349万千瓦,比上年减少1.64%;农用电量2789万千瓦时,增长11.1%;化肥施用量(折纯)2351吨,增长2.3%;有效灌溉面积5.3359万亩,增长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8.38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3亿元,增长8.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16.45亿元,增长9.3%;外商及港澳台工业4.38亿元,下降7.7%;股份制工业19.59亿元,增长11.1%;民营工业增加值4.41亿元,增长4.1%。全年轻工业增加值3.39亿元,增长21.8%;重工业增加值22.95亿元,增长5%。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1.59%。主营业务收入84.64亿元,下降4.72%;产品销售率94.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17.1%。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1家,比上年减少一家。完成建筑业产值18.38亿元,增长12.7%;实现利润1225万元,增长-56.88%。房屋施工面积80.52万平方米,增长16.7%;房屋竣工面积12.55万平方米,下降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2.49亿元,增长36.8%。其中房地产投资24.37亿元,增长36.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8.72亿元,下降14.0%;销售面积25.98万平方米,下降21.1%。 五、贸易、外经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8.64亿元,增长2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6.28亿元,增长24.6%;餐饮业零售额12.36亿元,增长23.9%。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吸收外资1940万美元,增长-57.83%;实际利用外资2205万美元,增长46.12%。外贸出口总额3422万美元,增长-54.6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4.87亿元,增长3.7%。据交通部门统计,我辖区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47.68公里,公路密度85.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路面公路296.04公里。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444.6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76公里;二级公路50.71公里。全年完成镇通建制村公路硬底化改造50公里。辖区内码头2个,泊位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8.4万吨,同比增长250%。 年末全区营运汽车3144辆,同比增长51%。其中客运汽车275辆,同比增长59%;出租车581辆,同比增长20%;货车2288辆,同比增长67.7%。 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217.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48亿元,分别增长18.18%和56.68%。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面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年对1660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45.6万元。全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6.5%。全区共有幼儿园54所,在园幼儿9197人;共有中小学学校68所,当年新招生人数8305人,在校学生38766人。全区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如下: 高中:2所,新招生人数1212人,在校学生数3865人,比上年下降4%。 初中:12所,新招生人数3666人,在校学生数11026人,比上年下降0.7%。 小学:54所,新招生人数3427人,在校学生数23875人,比上年下降6.2%。 年末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7家。全年取得科研成果15项,其中8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年实施“星火计划”5项。申请专利99件,专利授权62件。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各类专业艺术团体4个,文化站10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广场1个。电视发射台2座,100%的镇、100%的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光纤联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6.8%。08年区文化局组织业余文艺演出队、流动舞台车到农村、社区、部队演出21场。 年末区医疗卫生机构147个,其中医院17个,卫生院2个,床位160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7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99人,注册护士754人,其中:乡镇卫生院2个,床位40张,卫生技术人员50人,乡村医疗点4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参加合作医疗6.65万人,农业人口覆盖率99.9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1.2%;农村居民卫生户厕普及率89.1%。全年无偿献血16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