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28430辆,其中私人汽车24277辆;民用轿车拥有量达到15173辆,其中私人轿车14184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7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0.5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5.8万户。 2010年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0%;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2010年末开县已有国内旅行社4个,旅行社门市部4个;星级宾馆5家;全县旅游总接待能力6100个床位。 七、财政、金融 2010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3516万元,比上年增长87.3%。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61631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9.5%。在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主要税种分别比上年增长了9.5%、46.7%、5.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04284万元,比上年增长44.4%。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支出337272万元,比上年增长36.4%。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分别支出69701万元、52085万元、32266万元和254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0%、23.3%、40.3%和61.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10630万元,比年初增长18.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77384万元,比年初增长15.6%。人民币贷款余额496498万元,比年初增长36.8%,其中中长期贷款337873万元,比年初增长48.0%。 八、城乡建设 2010年末,新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25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新建公园56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68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2634套,12.5万平方米;启动康居点建设18个,建成巴渝新民居1676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018户;城市绿化覆盖率40.8%,城市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新增耕地5000亩,储备地票1387亩。兴建农田水利工程5012处,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31处,有效解决1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沼气池6655万口,农村沼气入户率16.6%;农网改造覆盖面达90%。“农业新时空”、“农信通”、农网广播三网用户达到2万户。 九、教育 2010年末全县有职业中学3所,普通中学59所,小学447所。普通中学招生34766人、在校生104258人、毕业生32437人;小学招生21160人、在校生123223人、毕业生21846人。2010年全县高考上线6724人,录取5306人;其中,重点大学上线860人,录取75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 2010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6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3446张。卫生技术人员308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11人,注册护士1007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163.4万人,其中男性86万人、女性77.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6%、47.4%;农业人口118.23万人、非农业人口45.1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2.4%、27.6%。 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0027元,比上年增长13.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95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419元,比上年增长15.9%;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2711元,比上年增长9.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73元,比上年增长6.7%。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6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5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79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36元,比上年增长18.3%;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318元,比上年增长18.3%;人均转移性收入377元,比上年增长22.0%。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人均支出739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04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用于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分别比上年增长19.3%、10.2%和31.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1.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9平方米。 全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43647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44.5万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金额3246万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8645人,发放低保金5947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69954人,发放低保金5006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辖区土地面积3963平方公里。全社会化学需氧量(COD)减排982吨,净削减42吨;二氧化硫(SO2)减排5203吨,净削减3503吨;县城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2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为55.8分贝、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为67.9分贝,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1.1%,地表水源维持Ⅲ类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41%。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初步验收病险水库14座。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2人,比上年下降45.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8人,比上年减少0.35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1.2人,比上年下降4.1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3人,比上年下降4.6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7起,造成32人死亡;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1.3人,比上年减少17.1人。 十三、移民、扶贫 渠口向阳大桥、镇安风箱坪大桥、赵家长安大桥等移民工程全面投入使用。率先成立三峡库区创业培训中心,培训移民600人;发放小额贷款5105万元,帮助788名移民实现自主创业。对5760名移民实施技能培训,举办招聘活动3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1万个,5317人实现稳定就业。解决特别困难移民家庭廉租房600余套。 全年安排财政性扶贫资金5122万元,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450公里,异地扶贫搬迁2000人。解决了1.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减少贫困人口6200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