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冷水滩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关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同舟共济,奋勇开拓,紧紧围绕“潇湘第一城”建设目标,扬全区之长,走招商之路,举项目之旗,尽服务之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118.5亿元,突破100亿大关,同比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1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62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75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去年的16.8:38.9:44.3调整为16.1:41.1:42.8。 市场物价呈上涨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9,上涨2.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8,上涨2.8%。从居民消费八大类看,呈现七涨一平格局,其中食品上涨6.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3%、衣着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1%、交通和通信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2%、居住上涨4.3%。 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50795万元,增长2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854万元,增长28.1%;上划中央收入14649万元,增长36.4%,上划省收入5292万元,增长15.5%。全年财政总支出完成116398万元,同比增长14.9%。 民本民生不断改善。全区为民办实事25项指标任务已全部或超额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041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为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补偿率6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63%;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76公里;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6所,建设农家书屋工作42家;城镇污水处理率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100%。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45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0元;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2.34万人。 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52,比去年上升0.013;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835,比去年下降0.8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05,比去年上升0.87;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2。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为30.99千公顷,同比增长2.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61千公顷,同比增长0.33%。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343004万元,实现增加值191359万元,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总产值172533万元,增长4.4%;林业总产值17882万元,增长7.0%;牧业总产值126263万元,增长4.6%;渔业总产值21728万元,增长5%;服务业总产值4596万元,增长18.5%。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36.96万吨,增长2.4%。其中谷物34.33万吨,增长2.4%;大豆7890吨,增长36.7%,薯类16482吨,下降3.3%;棉花850吨,增长1.5%;油料5162吨,增长5.5%;烤烟500吨,增长4.2%;水果17.48万吨,增长6.5%;蔬菜43.68万吨,增长16.4%;出栏生猪94.03万头,增长3.6%;出栏家禽1151万羽,增长8%;禽蛋6900吨,增长10%;水产品产量19262吨,增长4.9%。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区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6200处,完成项目6200个,投入资金7300万元,劳动工380万个,完成土石450万立方米,解决2.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完成15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全年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977公顷,其中义务植树124.8万株。年末有林地面积4.7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总动力8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0.4%。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新增通电话自然村6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65个,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户3100户;农业机械总动力52.44万千瓦,达90100台。其中耕整机12800台,总动力达5.65万千瓦,联合收割机169台,总动力达0.6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产值稳步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155.99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43.77亿元,增长26.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20.4%;工业总产值102.76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区属规模工业总产值85.86亿元,增长42.7%,实现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28.9%;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产值达7.5亿元。在规模工业中,轻工业产值53.7亿元,增长30%;重工业产值90.1亿元,增长2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1.29亿元,增长29.6%;股份制企业产值101.9亿元,增长33.1%。 工业产品产量增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量中,罐头145720吨,增长63.5%;水泥91105吨,增长7.6%;陶瓷砖64.72万平方米,下降8.5%;汽车25363辆,增长21.4%;电线381224公里,增长98%;发电量42500万千瓦小时,增长20.6%;大米加工115387吨,增长91.0%;饲料247984吨,增长22%。 工业效益持续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10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1.02亿元,增长32.8%;实现利税15.86亿元,增长72.1%;亏损面为11%。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区属建筑业完成产值19.93亿元,同比增长28%。资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235万元,税金总额8582万元。建筑单位个数23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15个,房屋峻工面积1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商品房完成施工面积2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再攀新高。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99亿元,同比增长37.3%。城镇投资50万元以上完成107.7亿元,增长28.6%,其中城镇完成72.7亿元,增长30%;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16.5亿元,增长82%;房地产开发完成18.5亿元,同比下降2%。区属投资50万元以上完成55.7亿元,增长41%。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区50万元投资中:一产业投资完成1.72亿元,增长45%;二产业投资完成50.3亿元,增长31%;三产业完成投资55.7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6:46.7:51.7。工业投入不断提高,工业完成投入58.5亿元,增长30.3%,工业企业技改完成49.3亿元,增长50.1%。 房地产开发加速增长。全区有房地产开发企业51家,完成房地产开发18.5亿元;施工房屋总面积3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6%。其中住宅24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8.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8.2万平方米;销售房屋面积48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增加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9.1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86994万元,其中住宅69201万元;全年商品房每平方米平均销售1801元,比去年增加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