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9 永州市零陵区统计局

旅游业发展逐渐升温。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35万人次,同比增长36.2%,实现旅游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38.1%,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柳子景区完成国家AAA级旅游区评定;《周家大院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申请国保已通过专家投票;建立了专门的旅游网站,推出零陵古城一日游线路三条;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国际柳文化研讨会”。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0018元,同口径同比增长40.6%。分部门为:财政部门完成11751万元,同比增长113.3%;国税部门完成13718万元,同比增长20.1%;地税部门完成14550万元,同比增长26.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089万元,同口径同比增长55.7%。非税收入完成3827万元,占收入比重为23.63%;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11590万元,同比增长18.4%,上划中央、省所得税收入完成2828万元,同比增长21.3%。2010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7258万元,比上年增长28.3%。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平稳增长。201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2亿元,同比增长3.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8亿元,比年初增加8.2亿元,增长26.8%。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15项,全年申请专利70件(其中发明23件,实用新型30件、外观设计17件),眼镜蛇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研究通过省级鉴定。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7287万元,与上年比增长45.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4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强区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合格学校10所,南津渡小学、柳子街小学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萍州小学、五里堆小学建设顺利推进,城区新增中小学学位1800个。2010年全区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线1207人,上线率28.25%,名列全市第一。永州工商职业中专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以“月月乐”为龙头的群众广场活动、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周家大院、朝阳岩石刻、文武双庙和回龙塔等4处国保申报单位通过专家会审,永州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五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

医药卫生事业稳步推进。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515个,拥有床位总数3296张;卫生技术人员4381人,其中:执业医师1011人,执业助理医师312人,注册护士1424人。城乡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七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和珠山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主体竣工,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顺利推进,重大疾病防控扎实有效。

体育事业得到新发展。全区49个体育健身项目建设完工,参加省十一届运动会,获得金牌6.3枚,名列全市第一。

十、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成效显着。依法取缔了3家高污染企业,全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96.22%,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100.0%;单位GDP能耗下降5%,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开展矿山、道路交通、水上运输、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大局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52起,下降1.95%,死亡25人,下降2.22%。其中,全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9%,;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2.42%;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3.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稳步增长。全区年内出生人口6567人,人口自然出生率为10.92‰,计划生育率90.99%;年内死亡人口2624人,人口死亡率为4.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6‰。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96元,同比增加1692元,增长12.2%,其中:工薪收入11626元,同比增长13.7%,经营净收入2444元,同比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6673元,同比增加950元,增长16.6%,其中工资性现金收入1791元,同比增长18.3%,家庭经营性纯收入4512元,同比增长15.3%。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66元,同比增长10.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850元,同比增长16.9%,恩格尔系数为38.2%,比上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2平方米,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电脑28台、彩色电视机108台、空调器38台、移动电话182部。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77元,同比增长14.4%,食品消费支出2121元,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5%,比上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00台,电冰箱73台,摩托车40台,电话机23台,移动电话机147台。人均住房面积34.4平方米,与上年比.6%。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4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80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39人,帮扶21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再就业。全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25万人次,增长9.7%,征收基金1.29亿元,增长4.9%。城镇居民医保登记参保人数13.01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5.53%,补偿率达62.3%。社会救助水平稳步提高,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250万元,发放大病救助资金787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632万元。新改扩建乡镇农村敬老院3处。新建廉租住房603套、租赁补贴224户。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零陵区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