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望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有四级以上建安企业2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2.2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87.3亿元、安装工程产值2.6亿元、其他产值22.3亿元。建筑房屋竣工面积352.2万平方米;建筑工程竣工率为4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96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0.26亿元,增长28.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增长92.6%。在投资总额中,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投资117.75亿元,占58.8%,其中工业投资102.27亿元,增长31.5%;在投资总额中,更新改造投资94.7亿元,增长42.3%;房地产投资34.67亿元,增长3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4.85万平方米,增长49.7%,商品房销售额32.47亿元,增长102.5%。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全年启动项目97个,建成投产(运)31个。经开区投资服务和企业孵化中心、航空工业园一期、金龙铜业二期、星城实验中学、星城实验小学等项目按期竣工;京珠西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铜官污水处理厂、中南石材、长沙船舶等项目顺利推进;石长铁路复线、雷锋北大道拓改、黄桥大道望城段、湘江大道北延线、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加速实施;明发商业广场、紫鑫大酒店、中石油储备油库、大河西汽车城等项目成功落户,为发展蓄积了后劲。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持续发展。2010年底,县境内铁路总里程达45公里,设火车站5个;公路总里程2118.8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280公里),增长9.4%。其中国、省道245公里,县、乡、村道1873.8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11025辆;全年交通运输业总产出10.1亿元,增长12.5%。 邮电事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016万元,增长1.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716万元,下降2.4%;电信业务总量9100万元,下降34.1%;移动业务总量28000万元,增长21.7%;联通业务总量7200万元,增长9.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1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59789户;移动电话用户54.5万户,增长21.6%;国际互联网用户41262户,增长106.3%。 六、商贸流通 消费品市场持续升温。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104万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城镇零售额305527万元,增长16.9%;乡村零售额100577万元,增长17.7%;在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全部限额以上企业完成92181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全部限额以下企业完成313923万元,增长16.9%;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完成29210万元,增长19.8%;零售业完成354280万元,增长16.8%;住宿业完成5424万元,增长27.4%;餐饮业完成17190万元,增长16.8%。 外贸进出口恢复性增长。由于上年全县外贸进出口额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降,2010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8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进口总额3567万美元,增长9.4%,出口总额5237万美元,增长31.5%。 旅游业加快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积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努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全县拥有各类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景点149处,其中AAAA旅游景区1处、AAA旅游景区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各一家,有五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餐馆1家,省级旅游家庭旅馆4家,旅行社及门市部9家,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农庄分别有6家、12家、20家、3家。推出了光明村——雷锋纪念馆、靖港古镇——千龙湖等精品旅游线路,一大批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交相辉映,越来越吸引世人的目光。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4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5亿元,增长24%。其中景区(点)接待游客152.5万人次,收入3.42亿元;农庄(农家乐)接待游客153.6万人次,收入5.2亿元;酒店、餐馆接待游客133.2万人次,收入5.44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1万人次,收入0.66亿元;社会零售收入5.82亿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总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按原口径19个乡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1.48亿元,同比增长40.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94亿元,增长33.8%。按区划调整后口径,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2066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9.8%,比上年增加63587万元,增长40.5%,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7123万元,比上年增加27747万元,增长35%;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4236万元,增长34.4%,非税收入32887万元,增长36.1%。在财政总收入中,完成上划中央两税42225万元,增长37.2%;完成上划省税收13199万元,增长30.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5244万元,比上年增加49043万元,增长42.2%。全县财政总支出170767万元,比上年增长3%。 金融存贷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520120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04111万元,增长25%;各项贷款余额1123186万元,增长23.8%,其中省市金融机构316800万元,县内金融机构80638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6093万元,增长1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3124万元,同比增长15%。 八、教科文卫事业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全县有列入部级的科技项5项、列入省级的科技项目8项、列入市级的科技项目64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835人;科技推广、科技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全年推广转化科技成果45项;全年专利申请170个,授权113个,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1个,授权6个。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强力推进教育改革,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普遍改善。全年投入资金2.8亿元,完成24所合格学校建设任务;投资6000万元,完成9.4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新建湖南师大附中星城试验中学、星城试验小学。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27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7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090人,小学专任教师1904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4845人,中学在校学生数20594人;当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9%,高中升学率为90.1%。 文体事业繁荣活跃。努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坚持送戏、送电影下乡,全年免费送戏下乡152场,在乡村放映数字电影1212场;全面完成高塘岭、丁字、桥驿、靖港、黄金等5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乌山镇茶园村、白箬镇光明村等10家村(社区)示范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完成48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积极参加湖南省“强民杯”农民运动会,取得良好成绩;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主办斑马湖广场文化活动5期,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网吧整治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努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