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蔡甸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8 武汉市蔡甸区统计局

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在战胜特大洪涝灾害的同时,国民经济强劲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继续改善,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4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1.47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02亿元,增长15.9%。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0.5:61.2:28.3,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3.5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3.4个百分点,三产业提高0.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628元。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3.4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7.2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7.3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8.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56人,登记失业率为4.2%。

二、农业

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4.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2万亩,产量15.06万吨,比上年减少12.9%;棉花种植面积3.81万亩,产量0.36万吨,比上年减少51.8%;油料种植面积9.18万亩,产量1.1万吨,比上年减少15.4%。蔬菜种植面积29.5万亩,产量52.24万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莲藕种植面积5.7万亩,产量6.67万吨,比上年减少8.1%。全年牲猪出栏18.02万头,增长1.0%;禽蛋产量10642吨,增长8.4%;水产品产量5.53万吨,增长5.1%。

年末全区实有耕地面积38.6万亩,常用耕地面积38.3万亩,在常用耕地面积中:水田21.0万亩,旱地17.3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5万亩,占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79.0%。农业机械总动力31.06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81台。全年施用化肥5.7万吨,使用农药887吨。农村用电量1.98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0.69亿元,增加值89.6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1家,完成产值264.85亿元,增长29%,实现增加值85.46亿元,增长29.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84亿元,增长16.9%;实现增加值4.15亿元,增长13.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2.96亿元,增长36.5%;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82.12亿元,增长3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72.79亿元,增长25.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5.9亿元,增长21.1%。重工业完成产值212.93亿元,增长34.7%;轻工业完成产值51.91亿元,增长9.9%。电子信息行业完成产值162.68亿元,增长32.0%;电气制造行业完成产值11.88亿元,增长5.2%;汽车零部件行业完成产值11.5亿元,增长58.4%;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完成产值16.4亿元,增长32.8%;日用轻工行业完成产值10.17亿元,增长26%。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0%,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4.6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6.6亿元,比上年增长79.8%。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6个,从业人员18951人,完成建筑业产值43.9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3.7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3.5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8861万元,比去年增长5.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0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06亿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蔡甸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37.39亿元,增长105.2%;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82.74亿元,增长51.2%。在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中,城镇项目投资80.73亿元,农村项目投资2.01亿元;第一产业投资1.62亿元,比上年下降30.5%,第二产业投资32.58亿元,增长36.6%,第三产业投资48.54亿元,增长69.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2.46亿元,比去年增长67.7%,销售商品房59.37万平方米,增长17.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2.52亿元,增长31.4%。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区拥有公路里程1594.8公里,比去年增长13.01%,其中:等级公路1593.3公里,增长13.03%。民用汽车拥有量66237辆,增长3.3%。货运周转量36766.94万吨公里,增长5.1%;客运周转量31162万人公里,增长3.6%。其中:汽车货运周转量35426万吨公里,增长4.2%;汽车客运周转量31107万人公里,增长3.6%。农村通公路行政村达100%。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607万元,比去年增长9.1%。电信业务总量31975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4994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61545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1000户,新增22933户,增长8.2%。

全区拥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4个,全年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增长4.0%;星级标准饭店6家,拥有客房1600间。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批发零售业完成38.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餐饮业完成4.38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实际利用内资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7%。出口创汇28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5%。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5743万元,比上年增长75.8%;地方财政收入211207万元,比上年增长9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703万元,比上年增长43.3%。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完成7992万元,增长44.5%;营业税完成16977万元,增长28.5%;基金收入完成114504万元,增长188.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14657万元,比上年增长63.0%;一般预算支出196496万元,增长34.0%;基金预算支出118161万元,增长154.0%。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4%,比去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68272万元,比年初增加256434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28372万元,比年初增加78475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7536万元,比年初增加119313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1807997万元,同比26.1%,现金累计支出1772788万元,同比增长23.6%,收支轧差,现金净回笼35209万元,这是2007年以来年度轧差首次呈现现金净回笼。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安排区级科技计划项目55项,其中:工业项目11项,农业项目36项,社会发展及其他项目8项。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7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成果转化1项,市培育工程项目3项,市产业化项目3项,市创新项目2项,市攻关项目3项,其他项目4项。全年市级以上项目共获得资助资金460万元,区安排科技三项经费1950万元。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85亿元。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294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35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