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内乡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企业单位存款余额4.1亿元,同比增加918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88亿元,增长23.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54亿元,比上年下降5.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70亿元,下降5.1%;中长期贷款余额1.13亿元,下降9.6%。工业贷款余额0.10亿元,下降93.8%,农业贷款余额12.90亿元,增长18.9%。全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7亿元,比上年增长99.9%。 全年保费收入1.0282亿元,比上年增长84.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01万元,比上年增长22.8%;人寿险保费收入9081万元,比上年增长97.5%。全年赔款及给付4601万元,比上年增长314.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831万元,比上年增长55.0%;人寿险赔付3770万元,比上年增长555.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008人,在校生9584人,毕业生517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64人,在校生1717人,毕业生349人。初中招生7488人,在校生21644人,毕业生8171人。普通小学招生10935人,在校生55771人,毕业生7825人。特殊教育招生29人,在校生113人,毕业5人。幼儿入园8362人,在园幼儿(11788人),离园幼儿4848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4.95万人次,已注册5.72万人次。各类高中共向全国各大专院校输送人才达3699人。 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1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00人。科学研究经费支出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1.9%。共取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县乡骨干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投资1.5亿元,全县厂办科研机构发展到55家,挂靠科研单位138个,聘请专家156名,专业技术人数1.5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510人,全县拥有17名学科技术带头人,34名县级拔尖人才。组织实施工业科技计划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3项,县级10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8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3项,县级13项。申请专利64项,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下发了专利证书46个。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8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15家。全县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天气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个,地震观测井1个(豫10号),CO2观测站2个,新增七星潭地震观测台1个。 十、文化、卫生 年末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业余表演团体47个,县级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6个,乡村文化大院及图书室90个,其他公共图书室20余个;县城区拥有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广场9个,乡村文化广场16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综合档案馆1个,现存各类档案13.1万卷/件,已开放档案10.3万卷/件。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医学在职培训学校1所,120急救指挥中心1个;病床床位94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81张;卫生技术人员1238人。全县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食品卫生监督所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1个;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6个,床位467张,卫生技术人员434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65.05万人。出生人口0.79万人,出生率12.10‰;死亡人口0.45万人,死亡率6.89‰;全年净增人口0.3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21‰。全县城镇人口18.64万人,城镇化率28.6%;乡村人口46.42万人,占71.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8元,比上年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36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42元,比上年增长6.2%(扣除物价因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86元,比上年增长9.9%。全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38.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6%;农村人均住宅面积32.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9%。 年末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80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9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0.41万人;企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0.43万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4万人,领取失业保险1267人/次,发放基金429万元。全县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68万人,参保退休人员0.4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5万人;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50.9万人,参合率达92.8%。全年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79户、6276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16.5万元,人均差补125.3元;农村享受低保人数1.75万人,发放低保金945万元。年末各类社会敬老院床位达4600张,五保供养人数4424人,发放五保救灾资金540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40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县耕地面积47.33千公顷,当年全县荒山造林面积213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8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333公顷。 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32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4种。其中金属矿产6种,非金属矿产8种。 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烟尘控制区1个;环境噪声及烟尘控制面积均达12平方公里。拥有污水处理场1座,日处理污水1.5万吨;垃圾处理场1座,日处理垃圾140吨。 全年共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960公顷。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27547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宝天曼),保护区面积23000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4547公顷;拥有世界级地质公园1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死亡事故17起,死亡18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2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亡16人;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