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内乡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04.6万元,比上年下降2.79%。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94万门,比上年增长1.6%;固定电话用户8.9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3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59万户,新增用户1.13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5万户,新增用户1.8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4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479户,比上年增长64.7%。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全年接待旅游入境人数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5%,门票收入突破500万元,增长92.3%;星级宾馆3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6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增支。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其中,增值税完成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农业税完成2597万元,比上年增长1.4%(同口径);企业所得税完成200万元,比上年增长7%;个人所得税完成458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全年财政支出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企业单位存款余额2.2亿元,增长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亿元,增长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9亿元,增长8.8%;中长期贷款余额7061万元,下降8%。基本建设贷款余额439万元,比上年下降64%,工业贷款余额7640万元,下降8.5%,农业贷款余额92231万元,增长17.9%。全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83万元,比上年增长1%。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041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76万元,比上年增长28.3%;人寿险保费收入2365万元,比上年增长3%。全年赔付额与给付1157.1万元,比上年增长95.1%。其中,财产险赔付额369万元,人寿险赔付额788.1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县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12人,在校生3288人,毕业生951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716人,在校生10394人,毕业生2167人。全县初中招生10050人,在校生31481人,毕业生9646人。普通小学招生7450人,在校生49241人,毕业生10108人。特殊教育招生17人,在校生8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585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5.7万人次。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末,全县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98人。全年科学研究经费支出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共取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全年县乡骨干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投资8500万元,全县厂办科研机构发展到18家,挂靠科研单位28个,聘请专家17名,全县专业技术人数59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460人,全县拥有17名学科技术带头人,31名县级拔尖人才。全年组织实施工业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市级6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5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5项。全年申请专利8项,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下发了专利证书4个,打破了历史记录。 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成绩。2004年末,全县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12家,比上年增长20%。全县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天气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个。地震观测井1个(豫10号)。 十、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4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3%。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6%,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6万卷(件)。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卫生学校1所;病床床位77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24张;卫生技术人员126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67人,注册护士279人。全县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93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5个,床位303张,卫生技术人员428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县总人口637090人。出生人口7575人,出生率11.89‰;死亡人口4753人,死亡率7.46‰;全年净增人口2822人,自然增长率为4.43‰。全县城镇人口170676人,占26.79%;乡村人口466414人,占73.2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8.87%,老年人口达到56510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9元,比上年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37.24元,增长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02.5元,比上年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5.65元,增长15.56%。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29.5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宅面积25.28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20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5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0.6万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2万人,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7万人,参保退休人员0.4万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45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992人。全县各类社会敬老院床位达380张,收养人员376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83万元,接受社会捐赠60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县耕地面积47.33千公顷。当年耕地实现占补平衡。退耕还林工作全面实施,退耕还林面积2.7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3.9%。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19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2种,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5种,非金属矿产12种,水气矿产1种。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达标面积5.7平方公里,全县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达5.7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020公顷。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13851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9304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4547公顷;全县共有国家地质公园1个。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