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滑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县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民生和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 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为:农业生产平稳较快,工业持续增长,投资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活跃,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滑县生产总值(GDP)为135.98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2.3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24亿元,同比增长17.2%,工业增加值为47.72亿元,同比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44亿元,同比增长8.5%。三次产业比重为38.5:39.9:21.6。2005-2010年生产总值及增速如下。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1%;衣着类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居住类下降4.7%。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税收收入21938万元,同比增长22.6%;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73.1%,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6509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3172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221万元;教育支出5410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2686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24794万元。 二、农业 种植业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产量131.23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夏粮总产量82.21万吨,增长0.85%;秋粮49.02万吨,增长0.1%。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41.24万千瓦,农用型拖拉机9.13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0.17万台。有效灌溉面积为102.4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27亿元,增长2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3亿元,增长31.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2.45亿元,增长2.9%。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25.5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9.2%。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7.4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总额14.5亿元,同比增长36.3%。主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显示,企业经济能力、营业水平等明显好转。全员劳动生产率158870.6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5.4次/年,资产负债率38.2%,资本保值增值率101.7%,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4%。 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8.1亿元,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15.8亿元,安装工程完成13.4亿元。本年竣工产值14.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2亿元,投资总额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7.41亿元,增长25.1%;农村非农户22.97亿元;农户投资8.76亿元,增长18.5%。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9%。其中住宅投资5.3亿元,增长103.3%。商品房屋施工面积96.13万平方米,增长137.7%。商品房屋竣工面积33.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8.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3.44万平方米,增长86.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1亿元,增长2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6亿元,增长11.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6.2亿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5亿元,增长26.8%。 六、交通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970万吨和83800万吨公里;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完成1951万人和80973万人公里。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624万元,比上年增长22.3%, 七、金融 201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95983万元,比年初增加16342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262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8.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4708万元,比年初增加9761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0.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9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7所,初级中学53所,职业高中学校4所,小学319所,幼儿园12所。普通高中招生4663人,在校生15184人,毕业生6715人。职业高中招生3400人,在校生9242人,毕业生2982人。初中招生16915人,在校生43337人,毕业生13964人。普通小学招生22230人,在校生123801人,毕业生18659人。特殊教育招生4人,在校生66人。幼儿园招生1645人,在校生4142人,毕业生1576人。全县共有教职工10633人,专任教师9539人,其中:普通高中1043人,专任教师922人;职业高中483人,专任教师432人;初中3056人,专任教师2785人;小学5372人,专任教师5226人;幼儿园161人,专任教师134人;特殊教育学校15人,专任教师14人;教师进修学校56人,专任教师26人;其他447人。 九、文化和卫生 2010年末,全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 广播事业蓬勃发展。到2010年架设光缆达到2900公里,新架10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比上年增加1万多户,入户率达86%,入户率是全省县级市中最高的。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工程稳步推进,已整体平移数字电视用户12.34万户,居全市五县之首。 2010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3家,其中:公立医院26家,民营医院7家;一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2家,乡镇医院22家。公立医院病床床位核准1531张,实有2869张。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24人,注册护士981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23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62元,同比增长10.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527元,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56.51元,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