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新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7 洛阳市新安县统计局

新安县统计局

二0一一年四月五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大困难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582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201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008175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402174万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为6.7:77.7:15.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呈“五涨三降”态势。其中: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最高,分别上涨9.0%、3.8%,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而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交通通讯类价格小幅下降,分别下降1.4%和0.2%。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2009年平均价格为100):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3533人,比上年增长0.9%,城镇单位在岗职工32868人,比上年增长0.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543元,比上年增长14.9%。

二、农业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2010年,全县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062公顷,增长0.8%;蔬菜面积8290公顷,增长0.3%;油料面积2518公顷,增长5.8%;棉花面积252公顷,下降24.6%;中药材面积2989公顷,增长9.8%;花卉种植面积58公顷,与去年持平。

2010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1722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12830吨,增长0.4%。其中,夏粮总产量达91644吨,增长0.7%;秋粮总产量达121186吨,增长0.2%。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进一步发展,水果产量60429吨,增长4.3%,蔬菜总产量290470吨,比上年增长0.03%。

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2010年,我县畜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龙头,养殖规模继续扩大。全年规模养殖场(户)达1337个,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全县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畜禽存(出)栏数量如下:

林业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21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零星植树150万株。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1.3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3.0%;农用拖拉机达2.02万台,比上年增长3.4%;全年农村用电量428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总灌溉面积6.22千公顷,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9千公顷,比去年同期下降1.9%。节水灌溉面积5.59千公顷,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喷灌面积1.17千公顷。

三、工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8788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51721万元,增长23.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34758万元,增长25.8%;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98609万元,增长23.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3829万元,增长19.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07892万元,增长23.8%。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31681万元,增长29.0%。

工业经济效益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88312万元,增长32.2%;利润总额达到252754万元,同比增长34.8%;利税达到403801万元,同比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9%,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占增加值的比重为2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加大符合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项目投入,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以工业、农林水利、新农村建设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3516万元,比上年增长26.3%,投资总量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10661万元,增长23.1%。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城镇在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79133万元,增长3.4%,成为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2251万元,增长146.7%。

民间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无论是从总量上看,还是从增量上看,民间投资都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2010年,全县民间投资完成1279863万元,增长70.1%,占城镇投资总量的70.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趋旺。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9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从城乡分布来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322464万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61459万元,同比增长19.4%。分行业看,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14353万元,增长66.1%;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392527万元,增长17%;住宿业消费品零售额4113万元,增长52.1%;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72930万元,增长22%;分商品销售看,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升级的趋势,住房、家用轿车、体育保健产品、通信产品以及教育、旅游正在成为持续升温的大众消费热点,这已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运输旅客834万人,比上年增长6.5%;运输货物666万吨,比上年增长18.7%。但受310国道大修限制通行和工业企业限量限产等措施的影响,长距离运输量有所下降,导致客货周转量比上年略有下降。2010年,完成旅客周转量50983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9.8%;完成货物周转量102367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9%。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805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12万元,同比增长38.1%。电信业务量12493万元。固定电话年末用户47090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到29439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23700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县旅游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达429.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3%,旅游综合收入达7.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256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1877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地方财政支出198247万元,比上年增长7.1%,一般预算支出1896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1246万元,增长20.8%;营业税12948万元,增长57.8%;企业所得税10909万元,增长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