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新安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异常困难形势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测算,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33959万元,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284元。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9139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814301万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50519万元,增长14.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84.3%和13.9%。 市场物价先扬后抑。2009年,受肉禽、蛋类等副食品价格下降影响,全年价格总水平下降0.8%。在所测算的八个类别中,呈“四升四降”态势,衣着类涨幅最大,达到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和娱乐教育小幅上涨,居住类降幅最大,达到4.3%,其次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食品类。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33251人,城镇在岗职工32747人,比上年增长0.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2237元,比上年增长18.1%。 二、农业 全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紧紧抓住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两大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夏、秋粮食生产丰产丰收;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壮大特色农业规模,在稳定朝天椒和烟叶种植的同时,重点培育大粒樱桃、经济林、中药材等连片产业化示范区。集中各类资金,加大涉农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680公顷,增长2.1%;蔬菜面积8262公顷,增长2.0%;油料面积2381公顷,下降31.7%;棉花面积334公顷,增长1.8%;中药材面积2721公顷,增长0.4%;花卉种植面积58公顷,下降3.3%。 种植业生产情况。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11964吨,增长2.5%。其中,夏粮总产量达91025吨,增长2.4%;秋粮总产量达120939吨,增长2.5%。 畜牧业生产形势发展良好。2009年我县畜牧业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龙头,受养殖效益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影响,养殖效益大幅度增加,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2009年畜牧业增加值为41363万元,占农业增加值的24.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畜禽存、出栏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林业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28万亩,封山育林1.8万亩,零星植树180万株。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0.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9%;农用拖拉机达1.95万台,比上年增长12.0%;全年农村用电量418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2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0%,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59千公顷,增长5.7%。 三、工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6683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53289万元,增长18.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81217万元,增长26.5%;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788181万元,增长14.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2721万元,增长13.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20568万元,增长19.0%。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59551万元,增长21.4%。 工业经济效益运行质量不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29774万元,增长18.7%;利润总额达到185977万元,同比下降12.5%;利税达到456864万元,同比增长20.7%。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7.5%,和去年同期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加大符合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项目投入,强力推进“工业强县”和“旅游强县”战略,大力实施以工业、农林水利、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2680万元,比上年增长65.9%,投资总量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70796万元,增长66.0%。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2009年,城镇在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37193万元,增长74.1%,成为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1403万元,增长91.7%。 民间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无论是从总量上看,还是从增量上看,民间投资都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2009年,全县民间投资完成782151万元,增长23.5%,占城镇投资量的53.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进一步趋旺。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7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分县乡来看,县级消费品零售额为250739万元,同比增长21.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55984万元,同比增长15.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6202万元,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0521万元,增长27.7%。分商品销售看,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升级的趋势,住房、家用轿车、体育保健产品、通信产品以及教育、旅游正在成为持续升温的大众消费热点,这已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交通运输部门完成货物周转量10327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2.1%;完成旅客周转量达5655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5.1%。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99万元,同比增长21.2%。 旅游业快速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县旅游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达398.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77亿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实现重大突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2105万元,比上年增长25.4%。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17585万元,下降2.5%;营业税8205万元,增长16.0%;企业所得税6427万元,下降65.9%。 金融运行平稳。2009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00561万元,比年初增加122169万元,增长25.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3442万元,比年初增加10510万元,增长2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7446万元,比年初增加60981万元,增长17.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6313万元,比年初增加67253万元,增长24.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5170万元,比年初增加46643万元,增长24.7%,中长期贷款余额111143万元,比年初增加20611万元,增长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