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修武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7 焦作市修武县统计局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坚持“旅游转型升级,工业快速膨胀,城建提升扩张,农业稳步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破难,真抓实干,使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87.1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8.25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18.73亿元,增长7.4%。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8:64.6:21.6调整为11.6:66.9:21.5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7%,衣着类价格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居住类价格上涨0.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5%。

二、农业

农业结构继续调整。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各业增加值占农业的比例由上年的39.5:4.4:53.7:1.5:0.9调整为42.8:1.7:53.3:1.2:1.0

粮食作物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227125吨,比上年增产1.6%。其中夏粮118379吨,增产1.3%;秋粮108746吨,增产1.9%。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4492吨,增长8.4%;禽蛋产量54564吨,增长3.2%。年末牛存栏达到1.78万头,增长5.3%;羊存栏4.76万只,增长3.7%;猪存栏22.28万头,增长14.8%。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5.54万千瓦,农用拖拉机达到5619台,联合收获机达到1013台。全社会用电量50415万千瓦时,其中:农村用电量20712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854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即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23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7.4%。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62059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全年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99.4%。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12251万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利润84694万元,增长21.5%;实现利税116741万元,增长22.4%。

建筑业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4138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0528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7064万元,增长27.5%;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16212万元,增长46.8%;农村农户投资37252万元,与上年持平。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其中:第一产业12800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397763万元,增长30.7%;第三产业206501万元,增长23.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481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9832万元,增长1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649万元,增长21.6%。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32613万元,增长20.4%,零售业完成139900万元,增长15.8%,住宿业零售额17259万元,增长62.6%,餐饮业零售额24709万元,增长9.0%。个体消费品零售额153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1.8%。

全县旅游业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据县旅游局统计,全年接待旅游者391.2万人次,增长20%;门票收入2.95亿元,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增长48.2%。

六、金融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迅速扩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8725万元,比年初增加4680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09975万元,比年初增加3555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55201万元,比年初增加15768万元。

七、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21所,小学6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教职工总数3718人,其中:普通高中468人,普通初中1015人、小学1533人、特殊教育学校19人、中等职业学校91人。全县在校学生总数54494人,其中:普通高中6098人、普通初中14424人、小学在校学生26491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0人、职业高中2552人。幼儿在园幼儿数7411人,教职工数53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公安数)为30587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7190人;农业人口为248683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9元,比上年增长11.4%;人均消费性支出9869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7058元,增长16.2%;人均现金收入8193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4787元,增长8.8%。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27.1%,农村为32.9%。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3.6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4.69平方米。

注:

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