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临清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6 聊城市临清市统计局

房地产市场产销两旺。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0家,房地产业本年施工面积58.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0.3万平方米,增长23.2%;本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9.62万平方米,增长22.8%,其中住宅销售16.81万平方米,增长20.1%;商品房销售额4.79亿元,增长32.1%,其中住宅销售额4.23亿元,增长32.4%。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异常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51亿元,增长18%;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83亿元,增长19%。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9.11亿元,增长18.3%;零售业60.34亿元,增长16%;住宿业0.32亿元,增长139.8%;餐饮业11.57亿元,增长31.5%。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3.89亿元,增长36.4%,其中国有经济8.93亿元,增长19.4%,集体经济4.96亿元,增长83.5%;非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67.45亿元,增长15.4%。

商贸流通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限额以上批零业法人单位达到74家,比上年增加33家,从业人员0.48万人,增长60.8%;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额2.1亿元,增长80.9%;零售业零售额5.15亿元,增长60.9%;限额以上批零业法人企业年末零售营业面积16.34万平方米,增长36.6%。

外贸出口增长,进口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38280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7%,其中,出口总额28362万美元,增长29.3%;进口总额9918万美元,减少43.1%。出口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出口活跃,成为拉动全市出口增长的主动力。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3%。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稳定。全市公路里程达到2564公里,比上年增长8.5%。通公路的行政村占全部行政村的比重首次达到100%,同比提高个1.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8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客运周转量61992万人公里,增长7.1%;公路货运量382万吨,增长9.1%;货运周转量56279万吨公里,增长8%。全市民用营运车辆达到1.19万辆,比上年增长18.1%,其中载客汽车0.06万辆,增长1.6%;载货汽车0.31万辆,增长130.3%;挂车0.07万辆,增长77%。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函件250.83万件,比上年增长9.1%。固定电话用户呈下降趋势,移动电话用户略有增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45万户,减少7.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72万户,减少13.9%;农村电话用户6.73万户,增长0.8%。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万户,增长3.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5万户,减少4.5%;农村电话用户19.5万户,增长8.3%。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8.14万部,其中城市交换机总容量8.37万部,农村交换机总容量9.77万部,与上年持平。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培植财源,依法强化征管,完善财税体制,加强财政管理,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增值税1.4亿元,增长16.2%;营业税0.74亿元,增长55.9%;企业所得税0.25亿元,增长33.8%。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24亿元,增长29.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2亿元,减少8.5%;教育支出2.76亿元,增长4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7亿元,增长18.1%;环境保护支出0.35亿元,增长97.6%;农林水事务支出2.3亿元,增长125.9%。

金融健康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6.5亿元,比年初减少1.1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56亿元,比年初增加9.99亿元;各项贷款持续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4.86亿元,比年初增加11.28亿元。在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78.6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6.23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8.5%、31.5%;个人贷款余额34.47亿元,单位贷款余额75.62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30%、65.8%。

八、教育、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以公办为主的学前教育办园模式在全国推广。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了全部农村中小学取暖问题。创建聊城教育示范镇6个。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35所,比上年增加2所小学,在各类学校中,中等专业学校4所,普通中学25所,小学105所,技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096人,比上年增加340人;在校生2822人,增加120人;专职教师276人,增加6人。普通中学招生9924人,增加343人;在校生28734人,减少877人;专职教师2507人,增加125人。小学招生10053人,增加1720人;在校生51231人,增加2880人;专职教师2747人,增加169人。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年专利申请量282件,共取得重要科研成果6项,比上年增加1项,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3项获得聊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九、卫生、文化

卫生事业成绩斐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74处农村一体化卫生室建成投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均达到10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4所,医院床位数达到1919张,比上年增长6.8%;卫生技术人员数2646人,增长8.2%,其中医生1048人,增长13.5%;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7.3‰、6.7‰。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了52家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大院覆盖率达80%。大力开展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50处,“临清肘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剧院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张自忠将军纪念馆1个,季羡林先生资料馆1个,张彦青先生艺术馆1个。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循环水集中供热改造和天然气管道铺设稳步推进,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新铺设天然气管道48.8公里。南水北调会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建成启用,新建改造雨水、污水管网2400米,有效解决了城区积水问题。城市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28.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9.46平方米,增长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75平方米,增长13.1%。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绿化覆盖面积1405公顷,增长16.2%;公共绿地面积471公顷,增长15.7%。

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着。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共建有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站1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