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武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6 德州市武城县统计局

金融存贷稳步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55亿元,比年初增加12.6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80亿元,比年初增加3632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10亿元,比年初增加6.09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33亿元,比年初增加7.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4.66亿元,比年初增加5.24亿元;中长期贷款8.64亿元,比年初增加1.55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贷款5.35亿元,比年初增加1.27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是去年的6倍,专利申请量达99项,增长25.3%。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11%。

教育水平持续提高。年末拥有普通中学数14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1774人,在校学生数11254人,其中女生5529人。小学数50所,小学专任教师数1380人,在校学生数29138人,其中女生14019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性别比(女性=100)142.37,高中升学率95%。初中升学率96%。学龄儿童入学率91%。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场所1个,专业评剧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0千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剧院、影剧院1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28个。广播电视台1座,发射机2个,闭路电视设备(台)160套。有线电视用户6万户。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处,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各1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8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8人,注册护士288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80张,其中,乡镇卫生院9个,床位291张。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拥有体育场馆209个,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比赛43场次。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全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74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3.2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5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3%。

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我县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整治工作,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5%;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543吨,垃圾处理站1个,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4起,比上年上升10.4%;死亡人数13人,增长30%。受伤人数53人,与去年持平;经济损失35.1万元,减少37.8%。

十一、市场物价

价格水平结构性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3.4%。消费品价格上涨4.2%。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明显,食品价格上涨8.7%,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4.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

十二、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人口387748人,增长0.81%,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8790人,增长13%。当年出生人口1976人,减少8.9%;死亡人口2843人,减少45%。

全县在岗职工平均人数30175人,增长4.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7621万元,增长16.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410元,增长11.9%。

城镇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58.9元,增长9.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544.67元,增长6.78%;人均经营净收入1463.84元,增长48.50%;人均财产性收入110.08元,增长91.94%;人均转移性收入3089.76元,增长5.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417.3元,增长3.19%,其中,食品支出2749.18元,增长6.5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686.01元,减少21%;居住支出792.05元,增长32.49%;医疗保健支出574.44元,增长37.2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45平方米。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62.38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63.95元,增长15.2%。其中食品支出721.1元,增长13.16%;居住支出444.01元,增长3.15%;交通、通讯设备支出481.85元,增长32.12%;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435.87元,增长4.07%;医疗保健支出194.09元,增长11.43%。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5.25平方米。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数14511人,增长5.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34753人,增长75.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28.2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67%。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6312人,增长0.2%。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7500人。

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县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个,收养1370人,床位1549床。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17人,增加30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988人,增加3000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249人。

注:l、本公报所列数字为快报数字或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字为公安部门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