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台儿庄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交通运输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客运量142.5万人、旅客周转量746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7%、3.5%;公路货运量153.8万吨、货运周转量1217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4.4%、5.5%。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04万吨,增长49.0%;港口货物周转量25720万吨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国道省道改建工程速度加快,枣台复线按期建成通车,“村村通油路”工程进展顺利,全区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77.5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90.7公里。39个行政村新通了柏油路,新开辟乡村客运线路1条,延伸线路1条,投放客运班车6辆,解决了47个行政村、4.2万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公路运输能力稳步增长。年末营运车辆5689辆,其中客车173辆,比上年增加20辆,载货汽车654辆、3162吨位,增加44辆、568吨位。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4117万元。本地电话用户4.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6部/百人,全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800户。 旅游业呈现新活力。2003年新增旅游景点3处。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0万人次,增长30%,接待海外游客1900人次,全区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税收收入持续增长。全年税收收入(国税和地税)11177万元,增长16.9%。其中,国税5227万元,增长35.1%;地税5951万元,增长4.6%。税收占GDP比重为3.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按同口径计算,增长24.7%。其中增值税(25%部分)、农业税分别增长33.0%、18.6%。财政支出1.89亿元,增长14.5%。支出项目中,科技三项费用增长3.6%,支农支出增长39.0%,教育支出增长12.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0.4%,行政管理费增长38.5%。 金融业稳健有序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1.39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增长23.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5亿元,增加334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36亿元,增加1.22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6.39亿元,比年初增加1.72亿元,增长11.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92亿元,增加7454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18亿元,增加5135万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335万元,增长59.5%。 九、科学技术、教育、卫生和体育 科研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取得科技成果35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31项,获得市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专利申请量12件。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六、三”学制进一步规范,全年小学招生0.34万人,初中招生0.47万人,小学、初中在校生分别达2.78万人、1.5万人,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达100%、初中达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较上年提高0.2%。普通高中快速发展,高中招生学校达4所,全年招生0.2万人,较上年增加14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由5243人增加到5621人,普通高中入学率由上年的36.4%提高到43.7%,整个高中段教育入学率达53.2%。全区民办基础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由2120人增加到2270人。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成5所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拆除D级危房1.4万平方米,新建校舍4740平方米。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区本科上线272人,比上年增加50人。 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推行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全区上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严密的城乡疫情监测报告体系,构筑了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的防治网络,取得了“非典”防治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年末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15个,床位541张,卫生技术人员1000人。 体育事业成果显着。全年举办区级运动会9次。选拔31名运动员参加省级6项比赛,获金牌13枚,银牌2枚,铜牌5枚。体育产业不断壮大,体育彩票发行100万元。 十、社会用电和环境保护 社会用电量明显增加。2003年我区全社会用电量3.33亿千瓦时,增长14.3%,其中工业用电2.86亿千瓦时,增长15.6%;居民生活用电3110万千瓦时,增长7.3%。 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全区环境保护狠抓污染防治,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环境质量明显提高。7家限期治理全面完成治理任务,水泥立窑安装高效除尘器5台,环保治理投资2300万元。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拆除“十五土小”6座,其中改良焦窑1家,处罚违法企业4家。全区7家重点监控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率为96%,分别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03年,全年出生人口3016人,其中男1569人,女1447人,出生婴儿性别比108.4:100。人口出生率10.6‰,死亡率4.6‰,自然增长率6.0‰。年末全区公安户籍共87935户,户籍人口286370人。在总人口中,男147391人,女138979人;农业人口204612人,非农业人口81758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据市城调队调查统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5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420元,增长6.1%。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42元,增长23.8%;医疗保健支出206元,增长6.0%;交通和通信支出471元,增长0.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37元,增长16.9%;居住支出324元,增长41.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95元,增长5.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45元,增长1.4%;年末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电81台、电冰箱8台、洗衣机45台、摩托车28辆、影碟机32台、电话机71部、移动电话21部。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征收2699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年末企业养老保险扩面人数达到800人,缴费人数达到800人,征缴保费2883万元,比上年增长23%。农村养老保险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征缴保费20万元。失业保险作用增强,全年征缴保费13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7%,全年为330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时间段的失业保险待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全区新增参保人数764人,参保人数已达6264人。全年征缴医疗保险费384万元,增长39.6%。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4860人,其中再就业1276人,全年输出劳务6100人,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01个,腾岗帮扶195人,举办招用工洽谈会3次,达成就业意向200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900个。 社会福利工作成效显着。年末社会福利单位(含敬老院)6个,床位402张,在院人数344人;中国福利彩票年销售额54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