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上高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5 宜春市上高县统计局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按照“实施大开放、加速工业化、决战‘六百亿’、跨越‘十一五’”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蓄势前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40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15万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为20295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61.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7.3:53.8:28.9调整为16.7:55.1:28.2,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75万元,增长2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牢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794万元,增长12.7%,占GDP的比重达60.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5%,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9%。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县纳入重点税源企业60家,累计入库税收187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3.2%。财政支出128653万元,增长21.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70万元,同比增长14.1%;农林水事务支出26493万元,同比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等事务198万元,同比增长31.3%。支出保障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农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3.6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20公顷,比上年增长1.06%;油料种植面积9710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6534公顷,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284353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85%,其中,早稻115969吨,二晚141900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4368吨,其中花生550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4670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412799头,增长4.5%;生猪出栏769724头,增长1.2%。全年水产品产量35403吨,增长6.1%。年末牛存栏25818头,减少5.7%。年末家禽存笼151.04万只,增长1.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以工补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以金农米业为代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登记入社社员2.4万户。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万亩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3.9亿元,同比增长28.0%,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0.9%。全县工业用电量49960万度,同比增长45.5%。

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8.1%;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26.5%;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8亿元,增长45.3%,产销率达到100.06%,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7.4亿元,增长81.3%,其中,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92.9%。资产总计达到57.5亿元,增长70.8%。

年末全县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127家,安置从业人数38261人,净增就业人数3108人,增长8.8%,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32.7%。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完成145.4亿元、21.0亿元和5.0亿元,分别增长55.8%、85.6%和49.6%。

2010年,上高县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3917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完成增加值23626万元,增长12%。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为47894万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当年新签订合同额为43361万元,增长48%。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35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利税3215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利润2893万元,增长35.3%。

建筑业企业应付工资总额和福利总额5990万元和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和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县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2207万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城镇投资557652万元,同比增长32.1%,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94653万元,同比增长23.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9992万元,同比下降26.2%。

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成为我县投资增长的主力军。2010年,在我县一系列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民间投资的意愿和投资的积极性显着增强,促进了民间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其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民间完成投资608268万元,同比增长38.6%,占完成总额的89.2%;从民间投资的投向来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是民间投资的主导力量。

新开工项目增多,重点项目投资效益较好。新开工项目是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2010年,全县5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41个,同比增长43.8%;竣工项目177个,同比增长41.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87836万元,同比增长32.5%,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83028万元,同比增长33.2%。

从新开工的行业投向看,制造业是新开工的重点领域,共完成投资403048万元,占新开工项目完成总额的83.4%。

资金到位情况良好。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实施,2010年全县累计到位资金597165万元,同比增长37.6%,项目资金保障程度不断提高。从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来看,自筹资金535712万元,同比增长13.3%,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开发投资略有下降,商品房销售额有所提高。2010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9992万元,同比下降26.2%;施工面积331153平方米,同比下降21.6%,竣工面积237712平方米,同比下降16.9%;但商品房销售额有所提高,2010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89833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商品房销售额60463万元,同比增长41.9%。

五、国内贸易与物价

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1966万元,同比增长13.4%,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9.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791万元,同比增长107.4%。分城乡看,全年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5876万元,同比增长105.2%;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881万元,同比下降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