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袁州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7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2%;引进区外大项目工业资金12.5亿元,增长18.1%。出口创汇3194万美元,增长397.0%。 八、金融保险业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5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92297万元,增长36.6%;其中,企业存款550768万元,增长22.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6796万元,增长20.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69712万元,增长22.8%,其中,短期贷款318938万元,增长16.8%;中长期贷款805925万元,增长39.2%。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9813.7万元,比上年增长50.4%,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7755.8万元,增长65.3%;人身保险保费收入62057.9万元,增长46.7%。支付各类赔款7366万元,增长23.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招生11579人,在校学生33064人,比上年增长8.7%。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招生2228人,在校学生6998人。普通中学招生数17934人,在校学生53380人,增长7.9%。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在校小学生92993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年末,区属国有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360人,其中,高级558人,中级3999人,初级5373人。 申报科技项目:“国家创新型基金项目”4项,“江西省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2项,“省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1个,“2010年高新产业重大项目”2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申报项目中获宜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在各级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700余篇,其中,获奖作品180篇。举办各种大型文艺活动720场,单项活动420场。举办了“袁州区首届农民红歌会”和“袁州区第二届农村特色文化展演”。在庆祝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中展示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果。我区的荷花灯表演、袁州唢呐表演、孔明灯放飞、月亮上贡表演等节目参加了“上高之夜群星映月——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颁奖晚会”,参演及工作人员达4000多人。全年建设社区书屋49个,农家书屋16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2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22%。图书馆藏书14.46万册,其中,图书6.86万册;报刊5.29万册;古籍2.15万册;善本0.16万册。 年末有卫生机构173个,病床3497张。卫生技术人员398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46人。农村卫生室机构数31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1031人。 全年举办各类运动会3次,参赛运动员2500人次。获省级少儿系列达标赛金牌14枚。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枚,参加全省十三届运动会获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4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3元,比上年增加1327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10元,增加704元,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098元,增加175元,增长1.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21元,增加176元,增长4.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17%。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7.60平方米,增加0.13平方米,增长0.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7平方米,增加1.74平方米,增长3.3%。 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693人,“4050”人员再就业6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小额担保贷款基金120万元,发放小额贷款3103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895人,创业培训936人,城镇职业培训8427人,免费职业介绍14109人,省外劳务输出215874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469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00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092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14378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050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240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03713人,参合率93.99%,直补率99.4%,基金使用率94%。 注:①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②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③常住人口情况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汇总及评估完毕后以普查公报等形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