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丰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特大洪涝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保一弘扬”的总体要求和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力打造以“生态丰城”为统领的创新丰城、低碳丰城、森林丰城、秀美丰城、和谐丰城,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40.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增速较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9亿元,增长7.2%,增幅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7.31亿元,增长18.0%,增幅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9.96亿元,增长16.1%,增幅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07.86亿元,增长20.9%,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2010年,我市人均GDP达到17625元,比上年提高19.0%。 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75518万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国税完成113786万元,比上年净增收24389万元,增长27.3%;地税完成75083万元,比上年净增收16232万元,增长27.6%;财政完成86650万元,增长43.3%。财政总收入中,非税收入2685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9.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2010年,我市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6:51.8:29.6调整为18.1:52.8:29.1,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占经济总量达81.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得到初步缓解。2010年,全市从业人员66.87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5.44万人,乡村51.43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1.2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8.8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6.82万人。当年城镇新增从业人员3.14万人,比上年增长12.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13%,比上年下降0.6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形势良好。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38.48亿元,增长7.3%;林业产值2.07亿元,增长2.0%;牧业产值17.09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8.08亿元,增长2.1%。 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我市继续强化执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4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7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0万公顷,增长3.3%;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34万公顷,增加0.19万公顷,增长8.8%;棉花种植面积219公顷,比上年略增;蔬菜、瓜果种植面积1.93万公顷,增加0.1万公顷,增长5.5%。全年粮食总产量93.17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早稻产量35.35万吨,减产8.8%,二季晚稻产量48.17万吨,增产9.5%;油料作物总产量4.06万吨,增长10.0%,其中花生总产量2.43万吨,增长7.0%,油菜仔1.32万吨,增长12.8%;棉花总产量331吨,略减产;蔬菜瓜果总产量60.22万吨,增长5.6%。 林业生产良性发展。积极稳妥进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激发林区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年末实有造林面积7908公顷,当年育苗面积80公顷,苗木产量2500万支,幼林抚育6000公顷;花卉种植面积60公顷,各种切花切叶1000万支,盆栽植物300万盆。全年木材采伐量3.78万立方米,各种竹材采伐量380万根。 牧业生产有增有降。全年生猪饲养量133.31万头,比上年增加9.35万头,增长7.5%,其中出栏80.80万头,减少3.8万头,降低4.5%;年末存栏52.51万头,增加6.43万头,增长14.0%。家禽饲养量为1878万羽,比上年减少260万羽,减少12.2%,其中出笼1121万羽,减少257万羽,减少18.7%;存笼757万羽,减少3万羽。肉类总产量为8.36万吨,下降12.2%。禽蛋总产量2.50万吨,增长4.5%。 渔业生产较快发展。2010年我市渔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为23.9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78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鱼类总产量7.03万吨,比上年增加0.08万吨,增长1.1%;贝类产量0.62万吨,增长近四倍;珍珠产量35吨,比上年增加1吨。全市有渔业从业人员16845人,拥有机动渔船931艘,渔业机械4750台,约11284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3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4.43亿元,增长37.6%。全市工业增加值107.86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19亿元,增长18.5%。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指标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下图表。 园区建设不断发展。2010年末,我市工业园区开发面积8.8平方公里,落户园区的企业201家,比上年增加53家,其中已投产的工业企业80家,在建工业企业108家,非工业企业13家。全年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61亿元,增长101.2%。企业投资71.28亿元。增长10.6%。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08.64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园区企业全年缴纳税金10.67亿元,增长38.0%。园区招商实际资金46.64亿元,增长52.4%,园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总产出23.71亿元,贡献税收1.21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28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11%,比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0.73亿元,比上年增长48.1%,纳税额16.84亿元,增长50.1%。企业资产合计241.13亿元,负债合计148.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4.6%。 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46亿元,增长4.5%。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单位32个,年底从业人员16905人,增长11.1%,完成建筑业产值2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实现利润7958万元,比上年增长43.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和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00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非国有资金投资118.67亿元,占总投资额70.6%,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57.90亿元,增长40.8%,其中新建项目投资137.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3%,扩建项目投资18.13亿元,增长210.4%。按行业分类,采矿业投资4.29亿元,下降46.3%,制造业投资101.59亿元,增长47.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1.02亿元,下降82.3%;交通运输业投资7.37亿元,增长9.4%;房地产业投资12.98亿元,增长50.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投资17.09亿元,增长67.5%;教育投资2.95亿元,增长347.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0.32亿元,增长3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