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丰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事业有序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3家,其中综合医院9家、中医院1家、专科医院1家、街道乡镇卫生院32家、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疾病防治医院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年末共有病床3372张,卫生技术人员3579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369人,注册护士1327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专兼职体育服务管理人员568人,体育运动组织(含业余)568个,业余运动员1.85万人,体育运动和各类健身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年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100次,参加竞赛活动的人数达到13.1万人次。年末实有等级运动员161人,比上年增加2人。全年参加设区市以上组织的各种体育竞赛中,共获奖牌21枚,其中金牌16枚,银牌5枚。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137.20万人(公安年报数),比上年净增加1.08万人,增长0.8%。农业人口100.99万人,非农业人口36.2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3.6%和26.4%。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73.33万人,女性人口63.8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5:100。全市人口中,18岁以下人口36.44万人,18-35岁人口39.17万人,35-60岁人口42.80万人,60岁以上人口18.79万人。至年末,城镇人口为61.88万人,城镇化率达45.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计划生育成绩显着。2010年,全市出生人口17522人,出生率为13.27‰,比上年上升1.00个千分点;死亡人口8636人,死亡率为6.54‰,上升0.9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73‰,比上年下降0.85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70.1%。 十一、环境保护与人民生活 环境污染压力依然较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数量的大量增多,环境污染现象会逐渐明显。由于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对保护环境的投入增加,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得到抑制。2010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84万吨,比上年增长6.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480万吨,增长7.1%。工业废气排放总量531.17亿标立米,增长16.58%;二氧化硫排放量5.36万吨,增长13.7%,二氧化硫去除量6.84万吨,下降10.4%;工业粉尘排放量0.37吨,下降79.9%,工业粉尘去除量4.10万吨,下降95.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19万吨,下降1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12万吨,下降4.0%,环境噪声达标面积22.5平方公里。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313元,比上年增加2839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60元,比上年增加1520元,增长11.0%;全年劳务输出27.55万人,增长13.9%,劳务收入20.32亿元,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6525元,增加842元,增长14.8%。据农村住户调查,2010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64辆,比上年增长14.29%,固定电话50部,减少7.4%,移动电话157部,增长38.94%,彩色电视机121台,比上年增长4.3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80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0078元,增长19.5%。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至2010年末,我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5万人,增长1.5%。年未实有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人数1.73万人,全年发放基本养老金20824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办理城镇职工失业保险0.57万人,征缴养老保险金26684万元,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9.79万人,参保率达到100%,全年单位和个人缴纳保险金12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给农村居民带来实惠,全市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医疗合作的人数102.11万人,参合率达99.9%,全年医疗费报销支出13829.6万元,增长48.7%。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丰城市统计年鉴2010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