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贵溪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4 鹰潭市贵溪市统计局

贵溪市统计局

2011年6月10日

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极为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齐心协力、开托创新、顽强拼搏,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增幅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51.22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39.06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4%、73.04%和24.3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8.7:71.0:20.3调整为7.5:73.5:19.0。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9%,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65.68亿元,增长16.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5141元,同比增长12.5%。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总量位居全省前三名。地方财政收入12.61亿元,比上年增长64.2%。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9%,同比提高0.6个分点;税收收入23.6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2.3亿元,比上年增长48.6%。

市场物价温和通胀,据鹰潭市调查队调查,鹰潭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1%,上涨3.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2%。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72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增加值65449万元,增长5.7%;林业增加值12454万元,增长8.8%;牧业增加值33315万元,增长4.3%;渔业增加值21560万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436万元,增长6.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1714公顷,比上年减少2.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4249公顷,减少1.3%;全年粮食总产量35.08万吨,比上年减少1.3%。

全年肉类总产量2.96万吨,比上年减少3.3%。年末生猪存栏13.53万头,减少11.5%。全年生猪出栏27.89万头,减少1.6%。全年水产品产量23289吨,减少8.2%。禽蛋产量7240吨,减少4.8%,

农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业机械总动力37.6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7380公顷,均与上年持平。化肥使用量(折纯)19741吨,增长1.5%。农药使用量468吨,减少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9%,比上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7.36亿元,比上年增长54.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64.16亿元,增长85.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4.54,增长99.98%。

工业园区生产不断扩大。年末贵溪工业园区企业达74家。全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5.75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7.96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利税总额57197万元,比去年下降6.1%;其中实现利润19262万元,比去年增长7.8%。

建筑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全部建筑业增加值实现5.22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19.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5.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102.46亿元,增长52.5%;房地产开发投资4.44亿元,增长21.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占61.1%,非国有投资占38.9%。国有投资增长12.2%,非国有投资增长93.3%。在非国有投资中,民间投资占99.99%,比上年增长96.7%。

五、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446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0814万元,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632万元。分行业看,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76329.5万元,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39641.9万元。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97.3%。

六、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强力回升。全年出口总额188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4%。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55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年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42.05亿元,增长5.9%。

七、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铁路、公路完成旅客运输量628.85万人,比上年增长21.1%;完成货物运输量1402.56万吨,比上年增长38.8%。境内铁路营业里程156公里,境内火车站8个。境内公路里程2260.2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8.5公里。全市民用汽车拥有5847辆,其中个人汽车3218辆。

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831万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邮政业务量3216万元,增长4.5%;电信业务量27615万元,增长3.5%。全市本地电信年末用户数76869户,增长2.1%;住宅电话用户56775户,减少0.2%;其中乡村电话用户29280户,减少0.2%。全市移动电话年末用户14.4万户,增长3.0%。年末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19215户,增长6.8%。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9.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1.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8亿元,增长13.8%。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货款余额109.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9%。

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5497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728万元,增长63.6%;人寿险保费收入11769万元,增长13.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36所,小学184所,全市拥有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921人,小学在校学生47501人。全市拥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88人,小学专任教师2427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其中,女童入学率99.3%。全市初中升学率100%,高中升学率72%,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