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武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全力赶超”的总体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综合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2642万元,同比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91452万元,第二产业222677万元,第三产业10851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19.7%和1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64:52.69:25.67。人均实现生产总值11304元,同比增长13.4%。 二、农业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全面落实了中央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做好了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同比增长10.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60823万元,同比增长6.2%,其中种植业产值为65844万元,同比增长7.5%;林业产值19145万元,同比增长6.7%;牧业产值38843万元,同比增长5.3%;渔业产值35895万元,同比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96万元,同比增长4%。2009年我县主要农业产品有:稻谷播种面积18113公顷,产量118296吨;棉花播种面积1069公顷,产量2034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575公顷,产量11370吨。年末实有茶园面积705公顷,茶叶总产量672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2432公顷,水果总产量7807吨。当年出栏肉猪24.04万头,年末生猪存栏13.38万头。水产品产量31800吨,其中捕捞产量3800吨,养殖产量28000吨。 三、工业 工业生产发展较快。2009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3.83亿元,同比增长23.1%;完成总产值61.74亿元,同比增长20.4%;完成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税收2.38亿元,同比增长19%,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增长25.6%。全县工业用电量21123万千瓦时。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水泥、精锑、药用胶囊、大理石板材、节能灯具、服装等。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12亿元,同比增长50.69%。在投资完成总额中,城镇投资项目151个,完成投资39.18亿元,同比增长51.64%,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1.7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8亿元,其他各业投资完成15.52亿元。农村投资完成9386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县实际利用省外5千万以上工业项目资金13.64亿元,增长13.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77万美元,增长3.4%;实现出口总额1336万美元,增长25.0%。 五、交通、邮政和电信 全县公路理程2298.8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28.4公里,水运通航里程137公里。2009年,全县拥有客车263辆,4203客位;货车3287辆,251652吨位。全年客运周转量630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9900万吨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985万元,,同比增长18.5%;电信业务总量4800万元,同比增长11.6%。年末全县本地电话用户89693户,移动电话用户10500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4876户。 六、商业贸易和旅游 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618万元,同比增长22.1%。在消费总额中:县级74729万元,占总额的48.33%,同比增长18.7%。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34880万元,同比增长23%;住宿餐饮业18678万元,同比增长14.2%。 全年共计接待游客8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7.4%和53.9%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继续攀升。全年财政总收入40073万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62万元,同比增长3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8615万元,同比增长11.9%,其中教育支出16324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2615万元。 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增加。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424221万元,比年初增长38.7%。各项贷款余额190030万元,比年初增长76.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4263万元,比年初增长29.1%;人平储蓄存款8138元,同比增长26.5%。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普通中学25所,小学89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94人,在校生14481人;小学专任教师1289人,在校学生2259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学率66.29%,高中升学率71.05%。 文化事业生机勃发。全县有业余表演艺术团体28个,业余创作人员190余人。档案馆、图书馆各1个,藏书量5.8万册。广播台站23个,广播人口覆盖率84%,电视人口覆盖率98%。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不含个体机构),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床位数516张,专科防治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药品监督管理局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70人,其中:医生460人。婴儿死亡率为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99%。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9年年末全县总人口377150人,其中农业人口298732人,占总人口79.21%。总人口中男性195008人,女性182142人。人口出生率18.33‰,比上年上升0.8个千分点;出生男女性别比1.11∶1;人口死亡率5.90‰,比上年上升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2.43‰。 城镇职工收入明显提高。2009年全县职工总数为13989人(在岗职工总数12108人),同比增长8.4%,其中全民职工9335人,占职工总数的67%;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19079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442元),同比增长11.2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6%)。其中全民职工平均工资21528元,增长23.3%,集体职工平均工资14136元,下降21%,其他职工平均工资14037元,增长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