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柘荣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药业产值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6.1%,同比增长39.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8.2%,同比增长29.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5.3%,同比增长8.3%;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4%,同比增长61.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0%,同比增长78.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3%,同比增长3.5%。 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2家建筑企业(荣冠建设、兴恒建筑)完成建筑业总产值0.9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完成全年计划。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增幅排全市第三,超额完成全年计划1.4%。其中,城镇项目投资完成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增幅排全市第六。全年实施在线重点项目25个,完成投资3.82亿元,实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25个,争取补助资金0.52亿元。环城路一期工程、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星级宾馆启动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工程并通水试运行,医药物流园区交易中心大楼、东狮山高位供水工程、城北垃圾中转站、户外大型视频系统建成投入使用,104国道柘荣段路面改造全面完成。绿化工程有序推进,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5.9%,绿化覆盖率41.4%。 房地产投资累计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增幅排全市第五,超额完成全年计划10.6%,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3.51万平方米,增长294.7%,实现销售额1.0亿元,增长323.8%,销售均价约2900元,上涨7.4%。岚锦豪庭、祥凤花园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老师安居工程投入使用,新增商品房面积5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增幅排全市第七,完成全年计划的97.3%。 全年全县实现出口总额14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8%,增幅排全市第七,完成全年计划48.0%。全年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为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0.7亿元同,同比增长4.3%,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运周转量10569万吨公里,增长4.9%。公路通车里程51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8.1公里。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实现电信业务收入56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大力培育发展生态旅游业,东狮山风景区被列入闽东北亲水游线路,东狮山旅游公路水泥硬化全面完成,东狮山高位供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书画苑项目正式签约,乍洋九龙井景区开发加快推进,柘荣生态旅游网开通运行。全年接待过夜旅游人数45298人次,天数为45298天。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0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完成全年计划。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增幅排全市第四,超额完成全年计划2.2%,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性收入43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占地方级收入比重为76.3%(上年同期为74.9%)。全县财政总支出318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3%。 金融形势保持平稳,银行存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8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8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07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6%。成立全省首个农村金融服务流动队,在黄柏乡高峰村建立村级农业贷款风险基金和信用村,金融自助支付设备覆盖全县发有乡镇。宏泰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近6400万元,福建恒金担保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中学10所,141个班级,在校学生数7367人,其中高中在校生数2720人,毕业生数2609人,其中高中876人,招生数2310人,其中高中980人,在岗教职工数488人,其中专任教师423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1398人,毕业生数448人,招生数401人,在岗教职工数123人;小学校数15所,教学点数22个,185个班级,在校学生数6064人,毕业生数1607人,招生数853人,在岗教职工数593人,专任教师522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97%;幼儿园20所,88个班级,在园幼儿数2891人,离园幼儿955人,入园幼儿1022人,在岗教职工数218人,女性215人,专任幼教159人。教师进修校1所,21个班级,在校生数186人,毕业生数1254人,招生数186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完成县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宿舍楼和实验小学综合楼建设。高中教育加快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800人,达876人,1人被保送北大,上本科线万人比连续七年居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通过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联合国UNDP项目和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顺利推进。有效对接科技项目成果,加强企业技术改进,全年共获得专利授权14项,增长133.3%,财政科技投入495万元,增长10.0%。年末全县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36人,其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214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7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0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剧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有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1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5.1%,有线电视用户22593户,收视节目42套。县图书馆实施国家级三级馆达标建设,已完成市级评估小组评估验收并已向省报送,图书馆新增了两个馆外流通站点,目前图书馆馆外总共设立了10个流通站点和服务场所。完成新建农家书屋12个和改造完善12个,大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成功申报四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双城镇的双城城堡、乍洋凤岐吴氏大宅、乍洋溪口永安桥、涉台文物袁氏宗祠。 在市第三届运动会上,我县运动员参加了七个项目的角逐,共夺得了2金5银12铜的成绩,被大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双城、楮坪2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其中楮坪乡作为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的试点工程于11月24日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按标准(一个篮球场、两张乒乓球桌)完成10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的建设,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