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延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4753万美元,增长75.05%,其中出口129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9%;进口1793万美元,增长29倍。 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个。合同外资金额13047万美元,增长1.7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9480万美元,增长16.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验资口径)1168万美元,增长43.7%;山海协作引进区外资金实际到资10.28亿元,增长1.5%,其中引进山海协作项目注册资本金9.38亿元,下降0.1%。 “十一五”期间,出口总值年平均增长31.25%,累计出口3.94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77倍。 七、交通、旅游 年末辖区公路通车总里程2319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中级公路分别为1622公里、697公里,比2005年末分别增加608公里、200公里,低级公路26公里。合福高速铁路延平段全线开工,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外洋段竣工,南三龙铁路和京台高速铁路南平段开工建设。 全年接待中外游客214.18万人次,增长11.15%;旅游总收入16.65亿元,增长11.7%;旅游直接创汇117.62万美元,增长2.88%。 八、金融、证券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存款余额231.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4.62亿元,增长22.45%;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141.88。 年末辖区内上市公司A股数量有3家,报证监会核准1家。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市辖区普通高中招生2474人,减少129人,在校生7633人,减少25人,毕业生2480人,减少22人;初中招生5570人,减少808人,在校生17756人,减少383人,毕业生5777万人,增加350人;普通小学招生5219人,减少85人,在校生30926人,减少716人,毕业生6448人,减少80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6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2662人。 全年新列入省级科技项目3项、市级科技项目12项,中小型企业省级技术创新基金2项。专利申请63件,其中发明6件,实用新型25件;外观设计32件,完成专利授权量为141件,其中发明9件,实用新型29件;外观设计103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文化艺术事业机构30个,其中,基层文化站16个,从业人员24人;电影事业机构13个,放映场次2625场;专业剧团1个,从业人员21人。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各1个,中心卫生院2个,乡镇卫生院12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390张,其中,医院拥有180张,卫生院21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8人。其中,医院拥有131人,卫生院拥有248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拥有30人,卫生监督机构构拥有19人。全年婴儿死亡率6.04‰,比上年下降0.05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率为0,比上年下降19.65个基点;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7.59万人,参合率98.77%,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 在世界举重锦标赛和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延平藉举重运动员吴景彪均获得男子56Kg级冠军。文体项目获得省级表彰10项,市级表彰6项。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49.73万人,比上年增加0.4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602人,死亡人口1868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1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7690元,增长10.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87%。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2.36%,其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16%、4.46%、26.18%、14.36%;农民人均可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1.58%,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08%、10.56%。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67万人,增长9.91%;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19万人,增长0.0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8万人,增长1.29%;参加工伤保险1.93万人,增长13.4%;参加生育保险1.52万人,增长5.56%。全年共有城乡居民12045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其中,城镇4653人,农村7752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5.31万亩,占年计划100.2%,其中:人工造林更新面积4.07万亩,同比增长1.01%。全区森林覆盖率73.1%;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39.31公顷,覆盖率40.34%;绿地面积913.01公顷,绿地率35.44%;城区公园绿化面积236.3公顷,人均11.65平方米。 辖区内有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5个;有省级风景名胜区(茫荡山)1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7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77%;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4.2万亩,保护小区184个,面积1.7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63.6万亩,其中国家级35.66万亩,省级27.88万亩。 辖区内花竹(沙溪口水库)、十里庵、夏道洋坑、太平刘家大桥、玉屏桥等5个省控断面和安丰、新建等2个水厂取水口的水质达标率为100%,流经各乡镇的主要流域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10起,上升7.64%,死亡47人,下降4.08%,受伤310人,下降6.34%,直接经济损失567.28万元,下降22.65%。在各类安全事故中,交通事故257起,死亡38人,与上年持平,受伤307人,下降6.97%,直接经济损失55.16万元,下降17.31%;火灾事故45起,上升136.84%,死亡1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62.12万元,下降26.71%;工矿企业事故8起,下降27.27%,死亡8人,下降20%,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下降21.44%;水上交通、渔业船舶、农业机械未发生死亡事故。 注: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部分快报数据如有出入,以正式年报数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