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晋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3 泉州市晋江市统计局

晋江市统计局

2009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海西发展机遇,围绕“稳住大盘、固本培元、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工作思路,有为应对金融危机,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综合

经济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500.91亿元,增长1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4%,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1.85元,增长1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0%,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834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1.0%。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所占比例由上年的1.9:64.4:33.7调整为1.7:64.6:33.7。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升,达到10.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8.1%,涨幅较上年回落6.0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下降0.9%,消费品价格指数下降2.2%。从八大商品类价格指数运行情况看,食品类下降2.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8%,居住类下降3.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8%,衣着类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5%,交通和通讯类下降3.0%。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3%;新增劳动力转移0.8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5万人;新批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3家,年培训规模达6000人;发放培训补助19.08万元,小额贷款贴息5670元。全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2场,与会企业累计2036家,提供就业岗位6.4万个,进场求职者人数累计5.6万人,求职成功者3.7万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2%。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5.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林业总产值完成46.9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27.7%;牧业总产值完成6.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7.9%;渔业总产值完成1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4%。

种植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77万亩;粮食总产量6.76万吨;水果产量0.59万吨;蔬菜产量17.76万吨;食用菌产量0.41万吨;油料产量0.71万吨。

林业:造林绿化6775亩,完成全年计划4200亩的161.3%。。

畜牧业: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3.77万吨,比上年下降0.9%,其中,肉类产量2.37万吨,增长0.7%,禽蛋1.0万吨,与上年持平;肉猪出栏数26.54万头,增长5.0%,年末生猪存栏数17.94万头,增长1.5%。

渔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0.37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0.02万吨,增长2.2%;淡水产品产量0.34万吨,增长1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达1724.48亿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14.07亿元,增长15.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产值1146.73亿元,重工业产值367.34亿元,分别增长13.3%和15.2%。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46.51亿元,增长16.4%;集体工业产值7.80亿元,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产值956.51亿元,增长11.6%。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499家,比上年末增加132家。其中,年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567家,比上年增加82家;超亿元企业334家,比上年增加44家;超10亿元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4家;超20亿元企业2家;年产值超30亿元企业1家。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中,纺织服装业90家,鞋类(不包含制革)制造业85家,陶瓷石材业39家,纸制品(含印刷)业17家,食品(含饮料)加工业22家,制伞业13家,化纤业7家,分别占亿元企业单位数的26.9%、25.4%、11.7%、5.1%、6.6%、3.9%、2.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纺织服装业产值37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制鞋制革业产值422.09亿元,增长17.9%;建材陶瓷业产值169.88亿元,增长10.6%;食品饮料业产值94.24亿元,增长16.4%;制伞业产值58.44亿元,增长6.6%;纸制品业(含印刷)产值86.28亿元,增长9.9%;化纤业产值57.31亿元,增长3.6%;电子机械制造业产值62.01亿元,增长26.3%。

社会用电量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售电量达91.16亿度(不含泉州直供区),比上年增长5.1%,其中,工业售电量76.12亿度,增长3.4%。

建筑业:年末本地资质建筑业企业49家(含劳务分包企业、工业性企业),比上年增加3家,完成建筑总产值12.74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30.23亿元,增长20.7%。其中,城镇以上口径投资完成212.44亿元,增长20.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8亿元,增长22.1%。

城镇项目:全年城镇项目完成投资额171.93亿元,增长20.0%。内资企业继续构成城镇项目主要投资主体,全年完成投资101.32亿元,增长35.7%,占全部城镇项目投资额的58.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投资50.51亿元,增长7.7%;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有所降温,全年完成投资19.97亿元,下降8.2%。制造业投资增长势头有所回升,全年制造业完成投资98.23亿元,增长27.6%,占全部城镇项目投资额的57.1%,其中,食品制造业完成投资4.83亿元,增长228.4%;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完成投资19.28亿元,增长47.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完成投资17.71亿元,增长7.7%;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投资4.16亿元,下降31.3%;化学纤维制造业完成投资7.41亿元,下降30.5%;。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全年完成投资57.53亿元,增长21.3%,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23.19亿元,增长4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8.54亿元,增长10.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9.63亿元,增长50.8%;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投资5.26亿元、增长7.6%。

房地产: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40.51亿元,增长23.0%。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34.5万平方米,增长21.2%,竣工面积2.8万平方米。年末空置面积16.10万平方米。房地产交易市场购销两旺,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3.51万平方米、销售总额27.40亿元,比上年度分别增长14.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