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晋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3 泉州市晋江市统计局

房地产继续维持产销两旺局面。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32.48亿元,增长42.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达237.2万平方米、48.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10.3%、162.3%。年末空置面积25.22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9.67万平方米,增长83.3%,销售总额22.95亿元,增长93.7%。

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全市85个重点在建项目开工80个,开工率94.1%,完成投资76.6亿元,其中28个项目建成投产。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增长。年末市域公路通车里程达1725.8公里(包括未列养),公路密度达到陆域每百平方公里26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7公里、国道16.3公里、省道117.4公里、县级公路239.7公里、乡道771.6公里、村道558.1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395.6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3815.09万人公里,分别比增为8.2%、17.4%;公路货运量536.83万吨、货物周转量46205.69万吨公里,分别比增为71.4%、136.6%;水路货运量21.75万吨、货物周转量36891.19万吨公里,分别比增为101.2%、93.85%。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2402.4万元,比上年增长14.0%;邮政业务总量11975.86,比上年增长5.0%。全市城乡固定电话(不包括小灵通)用户达42.49万部。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4.95万部,乡村电话用户10.22万部,公用电话用户7.32万部。互联网用户达13.93万户,比上年增长37.7%。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2.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9%,其中,境外游客15.26万人次,增长55.7%。境外游客中,外国人4.54万人次,上升40.1%;港、澳同胞10.27万人次,增长63.0%;台湾同胞0.49万人次,增长63.3%。全市拥有各类星级旅游饭店11家,其中“四星”5家,“三星”5家。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67亿元,增长17.8%。从城乡市场看,市区零售额54.79亿元,增长3.5%;农村地区零售额94.89亿元,增长28.0%。从行业销售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成127.95亿元,增长17.5%;住宿餐饮业销售额完成20.33亿元,增长20.2%;其他行业销售额完成1.39亿元,增长13.9%。从规模经济看,全年限额以上商贸餐饮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7.79亿元,增长40.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底的15.6%提升到18.6%,纳入限额以上统计范围的商贸餐饮住宿业企业达106家。

会展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一年来先后举办了第九届鞋博会、汽车展、印刷机械展、人才博览会等6场专业展会,其中第九届鞋博会合同交易额达52.5亿元,比上届增长38.9%。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年全市社会商品出口交货总值达45.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5%。全年自营出口10.21亿美元(海关数),增长19.2%,其中内资企业出口3.89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6.3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7%和17.1%。主导产业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伞业、化纤业、制鞋业、玩具文具业、纺织服装业出口交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56.6%、33.5%、31.9%、23.6%、15.6%。

利用外资势头平稳。全年新批成立外商投资企业87家,总投资12.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增资7.24亿美元,增长82.2%。招商引资合同外资总额(含增资)7.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增资3.84亿美元,增长27.0%,实际利用外资5.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八、财税和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0.30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中央级收入33.43亿元,增长23.2%;省级收入0.27亿元,增长5.9%;地方本级收入26.60亿元,增长25.5%。本级工商各税收入增长稳定,共完成收入25.08亿元,增长25.9%,其中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3.95亿元,增长26.7%;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0.03亿元,增长21.1%。全年财政总支出达28.90亿元,增长29.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2.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1.27亿元,增长10.6%,其中城乡居民存款267.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13亿元,下降3.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5.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35亿元,增长13.4%。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质量监督

国民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全年本级财政投入教育经费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普通中学55所,在校学生94848人,比上年末增加1270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27517人,增加1415人,初中在校学生67331人,减少145人;中职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10999人,增加2824人;普通小学292所,在校学生144818人,增加490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0419人,增加1093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305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40所,在校学生16888人。年末中学专任教师4972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3277人;中职学校专任教师490人;小学专任教师4808人;幼儿园专任教师99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47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专任教师194人。

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全年组织申报并被认定为省级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2家,组织申报并被认定为泉州市行业技术开发中心6家,组织申报并被确认为泉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组织申报省级科技奖6项、泉州市级科技奖11项和泉州市专利奖6项。组织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完成2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审核上报并顺利通过复审;完成1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考核的审核上报并顺利通过考核;组织申报并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目前已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达81家;组织申报并被认定为省创新型企业1家。

质量技术监督继续加强。全市新增13家企业13项国家免检产品,累计获国家免检产品企业81家88项,获福建名牌产品企业131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1838台次,做好43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计量节能降耗工作,有3家企业通过国家级计量体系审核,36家企业通过省级计量体系审核。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56项,其中标准复审23项,帮助企业制定30项产品企业标准,采标注册登记3项,使用标志产品4项;组织7家企业申报国家、省级组织“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企业”的确认和验收;完成新赋码单位1350家,推动和发展商品条码系统成员58家。全市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1624批次,监督检查定量包装物36批次;检查工商企业723家次,监督抽查食品生产企业558批次,累计有264家食品加工企业已全部取证,获得33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