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潘集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2 淮南市潘集区统计局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年末民用车辆保有量1008辆,其中私人汽车920辆,载客车88辆。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5.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0%。其中铁路6.1亿吨公里,增长24.5%;公路3.1亿吨公里,下降8.8%;水运6.0亿吨公里,增长11.1%。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收入3192万元,增长11.4%。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950万元,增长11.7%;邮政业务收入242万元,增长7.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9.83万个,年末互联网上网用户11434户。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68.9部(含小灵通),每百户拥有手机75.3部。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604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042万元,增长32.9%。在财政收入中,国税收入17643万元,下降4%,地税收入12981万元,增长32.0%。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加侧重于对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全年财政支出53447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64万元,增长33.5%;教育支出17380万元,增长22.5%;医疗卫生支出6931万元,增长73.4%;公共安全支出1849万元,增长15.0%。

2009年,全区金融机构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平稳,存款和贷款均有所增加。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7.15亿元,比年初净增4.40亿元,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4亿元,比年初净增2.79亿元,增长12.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1.52亿元,比年初净增0.6亿元,增长2.9%。

八、教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学校151所,专任教师3418人。在校学生52847人,比上年减少6630人;毕业生12414人,比上年减少2392人;招生11060人,比上年减少47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6.2%。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未共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个,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站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91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36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2‰,婴儿死亡率8.3‰,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到99.8%。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公安人口统计年报显示,200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44.29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3.39万人,女性人口20.9万人。全区非农业人口8.9万人,农业人口35.39万人。全年出生5601人,出生率为12.64‰;死亡2258人,死亡率为5.1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4‰。全年实施节育手术6486例,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92.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9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480元,比上年增加1763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65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2元,增长13.9%,其中食品、衣着、居住支出分别增长1.2%、3.7%、28.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7%,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1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年未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535人,比上年增加3057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865人,增加3808人,农村居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30.63万人,增加16974人,参合率为95.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发放城乡居民医疗救助金288万元;兑现了752名优待对象优待金272.8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