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潘集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是潘集攻坚克难、负重奋进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以“2345”提升行动计划为抓手,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奋力拼博、开拓前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2.23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3.14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6:71.04:17.20调整为11.68:72.92:15.40。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19265元(按2009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2822美元),比上年增加2196元。 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2009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下降4.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1%,万元GDP电耗下降8.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6%,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25.7%。 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年未全区从业人员23.89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5.76万人,减少0.42万人;第二产业10.12万人,增加0.27万人;第三产业8.01万人,增加0.43万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据工商部门统计,年未城镇个体工商户5274户,增长12.7%,私营企业462家,增长77.0%,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4560人,比上年增加1500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112个,比上年增加800个。年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95人,比上年减少501人,登记失业率为4.0%。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2009年,区委、区政府全面完成了38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4亿元,其中区级配套资金1500万元。全区城镇低保人口6976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020.4万元;完成了芦集等4个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全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30%,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免除中小学杂费1892万元,免除农村学生教科书费691.3万元,为269名农村贫困大学生实施助学贷款163.8万元。全年实施扶贫开发项目61个,落实扶贫资金1077万元,比上年增加128万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发展对煤电企业的依赖性过大,地方工业相对薄弱;农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第三产业总量偏小,民营经济比重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等。 二、农业 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提升行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农业生产总值和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6.5%。 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受惠农政策和粮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继续高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1.5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8.3万亩,水稻播种面积36.8万亩。小麦亩产402公斤,比上年增长6.4%,水稻亩产为547公斤,增长2.3%,全区粮食总产达37万吨,增长3.6%。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0.7万亩,增长5.6%,产量达17.5万吨,增长12.0%。 养殖业、林业稳步发展。全年生猪出栏8.6万头,增长7.2%;牛出栏1.2万头,增长10.0%;羊出栏4.1万只,增长2.7%,家禽出栏435万只,增长1.0%。全年肉类总产量1.8万吨,增长10.0%,禽蛋产量1.9万吨,增长12.2%。水产养殖面积达3.7万亩,水产品产量1.4万吨,分别增长15%和10.3%。林业完成四旁和义务植树102万株,造林211公顷,林木覆盖面积14.19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年未农业机械总动力3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农用拖拉机21437台,联合收割机1360台,旋耕机2995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6734吨,增长7.9%。农村用电量10773万千瓦时,增长18.5%。全年实施重点水利工程14个,水利建设投资8164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农田水利完成土石方300万立方米,增长3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加快。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增加值57.88亿元,增长17.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驻潘企业完成增加值54.99亿元,增长15.1%。地方工业发展加速。2009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家。地方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亿元,比上年增长55.8%,完成增加值2.89亿元,增长41.9%,实现利税11344万元,增长203.5%。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10.9,比上年提高55.3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地方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0977万元,增长10.1%;实现利税88.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2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地方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34个,其中竣工投产项目108个,在建项目2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6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225万元,比上年增长86.9%。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81999万元,增长53.5%;农村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56870万元,增长179.5%,房地产投资14356万元,增长74.2%。在项目投资中,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有所优化。在134个投资项目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有38个,完成投资11278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4个、增长74%;2009年工农业生产性投资项目19个,完成投资75469万元,增长44.4%,生产性投资明显增多,为全区经济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潘煤电项目建设进展加快。完成了潘一东区进矿路、朱集矿和潘北矿地销煤路、平煤直运铁路线建设,朱集矿、朱集西矿和潘一东区等重大工程进展加速,田电二期、平电三期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8亿元。 五、商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4亿元,增长18.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6亿元,增长19.2%。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新批内资项目92个,外资项目1个。利用外资到位资金102万美元,增长1.68倍,引进市外资金27.55亿元,增长96.9%。进出口总额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35万美元,其中出口38.1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