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壶关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1 长治市壶关县统计局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大投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的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创环境,变作风,引资金,上项目,调结构,促发展,建小康”的工作思路和“兴工富县,强农富民,亮城树形,做大旅游”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主题,狠抓项目建设,着力创优环境,严格落实责任,使全县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顺利实现了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5亿元,同比增长16.4%,创下了近年来增速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9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27%。人均生产总值5690元,比上年增长26.5%,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达到711美元。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县上下进一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结构调整上,着力膨胀骨干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旅游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显着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2.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5万人,第二产业3.1万元,第三产业2.8万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步伐还不够快,持续发展的后劲不够足,全县综合实力不够强;二是改革力度不够大,对外开放程度还较低,经济外向度还相对差;三是社会保险体系不够完善。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作还不够扎实;四是一些干部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比较落后,投资环境、发展环境和创优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及全县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加之气候条件有利,粮食总产量突破1亿公斤,同比增长10.1%,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增加8.6%,产量达到82929吨,增产21%,粮食的增产对经济和社会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林业生产水利设施取得了新进展。以退耕还林和通道绿化为重点,全力实施了植树绿化工程,全县共完成造林2.65万亩,荒山退耕还林0.3万亩,占全年任务100%,完成通道绿化和通道补栽86公里,太行山绿化补植补造10000亩,栽植各种树木5万余株;育苗3020亩,建设园林化村庄40个。全县实施27项饮水解困工程完成26处。

畜牧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全年肉类总产量、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为4514吨、2373吨和1950吨,分别增长4.3%,1.6%和100%。年末大牲畜存栏14922头,比上年下降4.6%,其中,牛存栏9353头,比上年增长3.3%,猪存栏56519头,同比增长7.7%。羊存栏59399只,同比增长5.1%。牧业总产值增长23.3%,畜牧业占农林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4.9%,比上年继续提高2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7万千瓦,比上年降低6.7%,农用柴油使用量493吨,同比增长4.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42吨,同比增长0%。其中地膜覆盖面积3980公顷,同比增长0.5%。

在农村各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7.3亿元,同比增长19.2%。率先在全市取消了农民全年农业税。仅此一项为农民减轻负担342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1元,同比增长1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完成17.5亿元,同比增长38.1%。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铁矿完成7.98万吨,同比增长3.3%;生铁完成30.1万吨,同比下降3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比上年增长47.3%;水泥完成16.3万吨,同比增长132%,发电量完成3382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6%。全县原煤产量达到48.4万吨,同比增长131%。

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税2.4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实现利润1.2万元,同比增长36%。

标志企业快速推进,我们扭住企业改制这个中心不动摇,抓住产权改革这个核心不放手,促进了标志企业发展的爆发力。常平集团、壶化集团、华阳集团等主导行业通过结构调整,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常平集团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6.01亿元,同比增长39.7%,上缴税金8581万元;同比增长4.85%,壶化集团完成工业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35.8%,上缴税金2724万元;同比增长35.8%,华阳集团完成工业产值5285万元,同比增长103%,上缴税金713万元,同比增长85%。

项目建设成效大。全县年初共确定35项重点项目,其中涉及兴工富县8项,强农富民的7项,亮城树形的8项,做大旅游的3项,社会发展9项。全县共有26项竣工建成,完成总投资9.8亿元,还有4项正在加紧建设,有5项正在积极筹备前期工作。这些重点项目和工程的建成投产,大大增强了发展后劲,改善了我县的县城面貌,促进了我县的社会发展。

建筑业平衡发展。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完成838.7万元,其中:竣工产值完成400万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50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内在活力增强。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106.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8.8%,房地产投资完成1960万元,同比增长1251.7%,其它投资完成4500万元,同比下降5.4%,零星投资完成220万元,同比增长83.3%,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完成271万元,同比下降30%,农村集体投资完成400万元,同比增长166.7%,农村个人建房投资完成1350万元,同比增长16.4%。

全县全年施工项目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个,本年投产项目7个,新增固定资产4467万元。

五、城乡贸易和对外经济

城乡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县级零售总额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34.6%,县以下零售总额完成7481万元,同比下降10.2%。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12.9%,餐饮业零售额完成4179.6万元,同比增长27.3%,其它行业零售额完成3768.6万元,同比增长90.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11879.4万元,集体经济完成6770万元,个体经济完成9069万元,其它经济完成386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