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屯留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屯留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收官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省委袁纯清书记7.29讲话精神,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紧紧咬住“攻坚百个项目、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呈现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7.95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7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2:76.3:15.5调整为7.4:74:18.6。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11.3%。全县一般预算支出8.4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9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8.44%,教育、农业支出比上年分别增长7.13%、92.76%。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961.6公顷,增加37.6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4770.2公顷,减少95.8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780.1公顷,增加11.6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2.7万吨,同比增长7.6%;其中夏粮0.81万`吨,下降22.7%;秋粮21.96万吨,增长0.9%。蔬菜产量8.9万吨,减少5.45%。 全年肉类总产量8517吨,增长18.19%,禽蛋产量6531.36吨,增长3.08%,奶产量144吨,减少270%。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7亿元,增长7.58%。其中,农业总产值5.71亿元,增长13.95%;林业总产值0.17亿元,下降14.63%;牧业总产值1.92亿元,增长0.6%;渔业总产值0.03亿元,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46亿元,增长18.0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5.65%,重工业增长16.15%;产品销售率100.7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比上年增长18.48%,发电量增长34.66%,水泥增长9.43%,焦炭增长4.82%,电石下降42.1%。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5.27,比上年提高39.35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5.25亿元,比上年增长44.72%。实现利税18.13亿元,增长76.04%,其中实现利润11.13亿元,增长134.6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2.2亿元,比上年增长76.8%。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0.23亿元,上缴税金0.29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城镇投资46.8亿元,下降1.28%。其中国有投资31.3亿元,下降3.9%,非国有投资17.1亿元,增长15.4%;农村投资1.6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5亿元,增长107%;第二产业投资33.93亿元,下降2.1%;第三产业投资8.9亿元,下降11.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住宅投资0.23亿元。 五、国内贸易、金融和保险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9亿元,增长2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9亿元,增长18.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84亿元,增长21.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0.19亿元,增长8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0.63亿元,增长1.8%。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78亿元,比年初增长23.2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2.01亿元,增长16.4%。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84亿元,比年初增长30.62%;其中个人消费贷款4.78亿元,增长24%。 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3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253万元,其中人寿保险公司业务保费收入2356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35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24万元;大地保险公司业务保费收入238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65万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7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给付51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642万元。 六、能源、交通和邮电 全年共向省外运输煤炭451万吨,比上年增长37.5%;向省外运输焦炭147.28万吨,增长35.9%。全县采区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81%。 全县旅客周转量5502万人公里,公路客运量131万人,比上年增长5.8%。货物周转量6347万吨公里,货运量6117万吨,比上年增长5.6%。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3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0.5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1%,其中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02万辆,增长17.8%。民用轿车保有量0.91万辆,增长30.1%,其中私人轿车0.72万辆,增长34.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792.9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9.5万元,下降11.2%;电信业务总量7883.4万元,增长1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3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408户,农村电话用户24016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349户。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累计达11213户,比上年增长25.8%。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362人,在校学生1059人,毕业学生311人。全县普通中学14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普通初中13所。全年高中招生1730人,在校学生5210人,毕业学生1870人。全年初中招生4258人,在校学生13184人,毕业学生5069人。全县普通小学126所,全年招生3135人,在校学生19050人,毕业学生404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702人。 全年全县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93件,比上年增长24%。全年全县科学技术成果9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9项,成交金额1980万元,增长22.2%。 全县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家,对6种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全年1户企业完成了产品认证。全县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86台件。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全县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70%,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000户,其中接收数字信号用户3000户。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1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病床位58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85张。卫生技术人员106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49人,注册护士140人,药剂人员43人。乡镇卫生院17个,床位325张,卫生技术人员213人。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达标率98%,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