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大同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通讯信息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电话拥有率进一步提高,但发展并不平衡,2009年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12577户,比上年减少1350户,下降9.69%,其中住宅用户10535户,比上年减少484户,下降4.39%,拥有城市用户3613户,比上年减少647户,下降15.19%,拥有城市住宅用户2779户,比上年减少220户,下降7.34%。拥有农村用户8964户,比上年减少703户,下降7.27%,拥有农村住宅用户7756户,比上年减少264户,下降3.29%,拥有无线市话用户1029户,与上年基本持平,拥有移动电话用户81714户,比上年增加12621户,增长18.27%。拥有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060户,比上年增加2030户,增长66.99%,全县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54.7部,比上年增加6部。 五、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2009年年末,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18万元,比上年增长18.87%。分城乡看:城市的零售额为32682万元,比上年增长22.68%,农村的零售额为45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的零售额为66833万元,比上年增长19.22%。住宿和餐饮业的零售额为64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26%,其他行业的零售额为479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的零售额为117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16%。集体经济的零售额为3426万元,比上年增长5.84%,私营经济的零售额为62904万元,比上年增长18.56%,国有、集体、私营销售比为15.09:4.39:80.52,私营经济是消费市场的主体。 六、财政金融 2009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的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税源萎缩,全县财政税收入大幅下降。全县全年共完成财政总收入24622万元,比上年减少17376万元,下降41.37%。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3975万元,比上年减少20030万元,下降58.9%。地税部门完成6332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工商税完成5907万元,比上年减少26万元,下降0.44%,耕地占用税契税完成425万元,比上年减少111万元,下降20.71%。财政部门完成4315万元,比上年增加2791万元,增长183.1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988万元,比上年减少170万元,下降1.67%,财政支出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全年财政累计支出54660万元,比上年增长36.6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76万元,比上年增长20.06%。公共安全支出2728万元,比上年增长29.17%,教育支出14953万元,比上年增长43.46%。科学技术支出454万元,比上年减少4.4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28万元,比上年增长8.0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496万元,比上年增长61.03%,医疗卫生支出3380万元,比上年增长20.76%,环境保护支出3444万元,比上年增长61.84%,城乡社区服务支出928万元,比上年减少31.16%,农村水事务支出7607万元,比上年增长24.54%,交通运输支出2115万元,比上年增长995.85%。其他支出34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69%。 金额形势运行平稳正常。2009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23544万元,比上年增加41888万元,增长23.09%,其中企业存款19981万元,比上年增加16930万元,增长18.02%。在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14561万元,比上年增加421万元,增长2.98%,定期存款5420万元,比上年增加2630万元,增长94.27%。财政性存款10589万元,比上年增加733万元,增长7.44%。机关团体存款40179万元,比上年增加7912万元,增长24.52%,储蓄存款136903万元,比上年增加20413万元,增长17.52%,农业存款14996万元,比上年增加5369万元,增长55.77%。其他存款896万元,比上年减少89万元,下降9.04%。各项贷款余额为50731万元,比上年增加6129万元,增长13.74%,其中短期贷款45151万元,比上年增加5814万元,增长14.78%,在短期贷款中,商业贷款7838万元,比上年减少4154万元,下降34.64%,农业贷款30161万元,比上年增加7492万元增长33.05%,其他短期贷款5058万元,比上年增加2677万元,增长116.64%;中长期贷款为5580万元,比上年增加315万元,增长5.89%,全县金融机构至年末现金收入342721万元,比上年减少19183万元,下降5.30%,现金支出为349405万元,比上年减少13922万元,下降3.83%,收支相抵,向市场净投放货币6584万元,比上年投放的1423万元,多投放5161万元。 七、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2009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7所,其中:高中2所,招生1105人,在校生3416人,初中17所,招生2495人,在校生8682人,小学137所,招生2759人,在校学生16666人,幼儿园31所,招生2779人,在园幼儿2779人,全县共有专职教师2011人,其中:高中152人,初中625人,小学1159人,幼儿园75人。普教程度又有了新的提高,小学入学率达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99.9%,初中入学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 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健康发展,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至2009年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家,其中县级5家,在县级机构中县级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8家,其中:乡村6家,街道2家,全县拥有病床位348张,其中:县级医院130张,乡镇卫生院164张,社区卫生服务站54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79人,其中县级230人,在县级机构中,县级医院160人,乡镇卫生院176人,社区卫生服务站73人。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据200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县年末总人口为174274人,人口出生率为11.86‰,死亡率为6.37%自然增长率为5.49‰,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为51119人,乡村人口为123155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27.52%。上升到29.33%,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72.48下降到70.6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2701元,比上年增加392元,增长1.7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79元,比上年增加249元,增长7.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58元,比上年增加1857元,增长26.9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6903万元,比上年增加20413万元,增长17.52%。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保障程度得到了新的加强,至2009年年末,全县共拥有敬老院,光荣院12所,床位485张,供养老人156人,各类抚恤优抚对象547人,,政府全年共发放优抚抚恤资金405万元,全县全年共有城镇低保对象6390人,政府全年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25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4800人,政府全年共发农村低保资金756万元,全县全年共为1444名低保户发放救助资金223.9万元。全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达117943人,全年政府共为农村住院患者支付医疗费1139万元全县自来水收益村为128个,收益农民达13.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