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大同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1 大同市大同县统计局

2009年,是全县经济运行较为困难的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产业发展、平安和谐、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十六字治县方略,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务实创业,加大招商引资,统筹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改善民生,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综合

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第二、第一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下滑,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下滑幅度很大。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9968万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051万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4481万元,比上年下降43.3%。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2274万元,比上年下降47.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436万元,比上年下降10.3%。其中批零贸易业完成增加值16604万元,比上年下降3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327元,比上年下降21.7%。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GDP下降的拉动的百分比分别为-8.37%、67.45%、40.9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5.5:31.8:42.7变为34.6:22.3:43.1。

年末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60994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0577人,农村从业人员50367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32个,下岗再就业1032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二、农业

2009年,全县农林牧渔生产发展不稳定,农作物产量因严重的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有增有减,全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0797公顷,比上年减少1164公顷,下降2.7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5237公顷,比上年减少2187公顷,下降5.8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313公顷,比上年减少188公顷,下降37.52%,蔬菜作物播种面积为3046公顷,比上年增加1078公顷,增长54.78%;瓜类作物播种面积为1856公顷,比上年增加45公顷,增长3.81%。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2009年,全县继续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林木管护力度。全县共完成造林面积1337公顷,比上年减少117公顷,下降8.05%,其中:人工造林803公顷,比上年增加403公顷,增长100.75%,飞播造林200公顷,比上年减少134公顷,下降67.0%,封山育林334公顷,与上年持平,按经济成份分,集体937公顷,非公经济造林400公顷,按林种用途分:经济林400公顷,防护林867公顷,薪碳林70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33公顷,四旁零星植树503株,木材产量464m3。

牧畜业发展平稳正常,2009年,在种植业因灾减产的情况下,全县上下把养殖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加大畜牧业产业化的力度,促进了畜禽产品产量的提高。全县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2646吨,比上年增加1200吨,增长10.48%,奶类产量为6719吨,比上年增加2400吨,增长55.49%。禽蛋产量6081吨,比上年增加477吨,增长8.51%,绵羊毛产量219吨,比上年增加61吨,增长38.61%。2009年大牲畜、猪、羊等存栏情况见下表:

全县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2427万元,比上年增加4376万元,增长2.96%;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645万元,比上年增加8914万元,增长13.36%。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拥有水浇地面积11253公顷,比上年增加188公顷,增长1.70%;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达8195吨,比上年增加402吨,增长5.16%;农村用电量为239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668万千瓦小时,增长38.79%;农用地膜使用量为403吨,比上年减少68吨,下降14.44%;农用柴油使用量达886吨,比上年增加120吨,增长15.67%;农药使用量为40吨,比上年减少4.42吨,下降9.9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1650千瓦,比上年增加21650千瓦,增长16.65%;拥有拖拉机3170台,其中大中型1424台,拖拉机配套农具4459部,其中大中型1994部,拥有机引犁2919台,播种机696台。

三、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工业生产困难重重,工业各项指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工业经济效益为近年来最差的一年,全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4079万元,比上年减少45065,下降50.55%。其中重工业完成40364万元,比上年下降53.26%,轻工业完成3715万元,比上年下降49.83%,国有工业完成9886万元,比上年下降49.53%,集体工业完成10587万元,比上年下降55.02%,其它经济完成23606万元,比上年下降51.29%。

全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增加值19238万元,比上年下降51.37%,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858万元,比上年下降52.46%,集体企业完成5065万元,比上年下降49.83%,其它经济完成12315万元,比上年下降51.84%。实现销售产值39254万元,比上年下降52.43%,销售率为89.05%,比上年下降1.6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679万元,比上年下降73.33%,实现利润681万元,比上年下降78.89%。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煤产量为16.46万吨,比上年下降22.58%,水泥产量为8.75万吨,基本与上年持平,砖产量为16928万块,比上年下降40.99%,活性炭产量为7889吨,比上年下降51.82%,高岭土产量为7428吨,基本与上年持平。

2009年,在中央拉动内需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利条件下,全县上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增长。共完成投资额78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9.3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投资额42291万元,其他经济完成投资额35997万元,国有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54.02%,其他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5.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完成6500万元,全部为观光农业投资,占总投资额的8.30%,第二产业投资额完成22812万元,占全部投资额29.14%,在第二产业投资中,采矿业完成6200万元,制造业完成8112万元,热力供应完成850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48976万元,占全部投资的62.56%;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投资额较大的行业有道路运输和城市公共交通完成7772万元,航空运输完成8080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完成6000万元,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8808万元,教育完成8280万元,全县全年共有固定资产投产项目41个,本年就开工项目36个,本年竣工投产项目33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46886万元,施工面积1892513㎡,其中住宅面积188051万㎡,本年竣工房屋面积53947万㎡,其中:住宅面积52747万㎡,全年实际征用和购置土地面积1501039万㎡。

四、交通与信息产业

2009年,交通事业继续稳步发展,至年末,全县县乡村公路同车里程达1345公里,比上年增加12公里,其中县级公路279公里,乡级公路723公里,村级公路343公里。175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油(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