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凤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0-25 河池市凤山县统计局

全县新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6个,实施项目到位资金71506万元。全年县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71506万元,增长51.8%。全年利用境外资金100万美元,增长10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2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49万吨,增长49.7%,旅客运输总量105万人,增长7.1%;客货运周转量14042万吨公里,下降0.6%。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759辆,比上年末增长10.8%。年末个人汽车拥有量1455辆,增长8.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456万元,比上年增长29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33万元,增长17.7%;电信业务总量18923万元,增长328.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5629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6179户,农村电话用户9450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304户,年末达到43286户。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72.12万人次。国内旅客71.8万人次,增长30.8%,国内旅游收入40145万元,增长37.9%。

七、金融

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3874万元,比上年增长28.0%。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354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45.87%;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173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4.17%。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41万元,比上年增长5.73%。其中,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45万元,人寿保险业务保费收入844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2427人,毕业生647人。高中阶段入学率54.5%。普通初中在校生9190人,毕业生2612人,初中入学率96.68%。普通小学在校生21573人,毕业生3282人,小学入学率99.87%。全县普通高中1所,专任教师139人。普通初中14所,专任教师539人。普通小学87所,专任教师113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31人。

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创新计划项目4个,其中农业科技项目2个,工业科技项目1个,创新能力项目1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年末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65%,比上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

201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25个。其中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乡镇卫生院11个,红十字会1个,诊所(室)其他卫生机构11个。村卫生所(室)97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74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5人,注册护士198人。全县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09张,其中,医院床位27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217张。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69366人,参合率93.94%,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4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2元,实际增长10.4%。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55元,增长7.8%。其中,食品类支出1027元,下降3.7%;衣着类支出77元,增长8.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15元,增长34.5%;医疗保健类支出236.3元,增长43.0%;交通和通讯类支出251元,增长9.1%;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344元,增长39.3%;居住类支出354元,下降5.3%;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51元,增长30.8%。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136.2元,增长8.42%。其中,食品类支出3362.7元,增长9.11%;衣着类支出819.8元,增长10.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508.5元,增长4.0%;医疗保健类支出361.4元,增长1.6%;交通和通讯类支出1030元,增长18.6%;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691元,下降9.56%;居住类支出912元,增长0.6%;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451元,增长48.4%。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0.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3%。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35.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2平方米,增长6.4%。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069人,比上年末增加99人;失业保险6544人,增加10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222人,与上年持平;工伤保险3500人,增加409人;生育保险3900人,增加828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13人。

全年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4.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817人次,累计发放资金705.05万元;农村居民领取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42.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5.03万人次,累计发放资金2251.13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平均气温19.5℃,较常年降低0.3℃。全年平均降水量1769.1毫米,比上年增加727.8毫米。

全县森林面积127.5万亩,森林覆盖率80.2%(含石山灌木林)。杉木面积30.6万亩。八角面积20.2万亩。油茶面积27.2万亩。核桃面积9.3万亩。森林蓄积量331.3万立方米。

县城区规划面积3.9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4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28平方米;县城区人口3.02万人;城镇污水处理率71%,城镇供水总量146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90%。

年度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控制量以内;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16.02%。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23.5万元。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起,造成死亡6人,伤3人,直接经济财产损失5200元。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