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沙湾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沙湾县统计局 2009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牢把握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及“7.5”事件等影响,不断强化“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措施,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综合 据统计,2009年沙湾县实现生产总值986667万元,其中:地方属完成生产总值705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4118万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300212万元,增长31.9%;第三产业增加值210676万元,增长10.6%。三次产业比例为27.5:42.6:29.9。人均生产总值33450元,增长11.8%。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7%,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5%,拉动经济增长12.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8%,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 2009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345万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251249万元,增长12.3%;林业总产值2013万元,增长21.1%;牧业总产值90190.8万元,增长3.9%;渔业总产值1132.2万元,增长8.3%;服务业总产值4760万元,增长12.9%。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96368亩,比上年增加74237亩,其中:棉花面积561935亩,减少160397亩;粮食作物完成495632亩,增加192963亩,其中小麦面积316190亩,增加146464亩,玉米面积148586亩,增加33598亩,黄豆面积22847亩,增加9312亩;蔬菜面积177667亩,减少3842亩,其中番茄面积70910亩,增加4752亩;油料作物面积94669亩,减少9685亩。 粮食产量266070吨,增长69.5%。棉花产量66335吨,下降17.8%。油料产量23093吨,下降7.4%。甜菜产量34818吨,增长28.7%。蔬菜产量631415吨,增长3.9%。瓜果(含果用瓜)产量32977吨,增长41.9%。 年末牲畜存栏560456头(只),比上年增长8.0%;全年牲畜出栏87.5万头(只),下降7.4%。肉类总产量46216吨,增长9.3%;绵羊毛产量1876吨,下降5.9%;禽蛋产量8361吨,增长2.4%;牛奶产量63983吨,增长2.6%。 渔业生产有所回升。水产品总产量1075吨,比上年增长62.6%。 林业生产增幅较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4110亩,比上年增加41021亩,增长177.7%。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6.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3%,大中型拖拉机10004台,增长9.5%;小型拖拉机10743台,下降5.8%。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修防渗渠60.85公里,新打机井98眼。全县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全年完成25.02万亩,比上年增加59316亩,增长31.1%。 全县建立各类专业协会132个、专业合作社61家,培育农民经纪人6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全县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2.1万人次,人均实现劳务创收563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242285万元,比上年增长37.0%。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49372万元,增长33.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2913万元,增长21.5%。 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原煤50.6万吨,下降0.2%;水电13847万度,增长26.8%;水泥95.3万吨,增长16.4%;电石2.8万吨,增长40.9%;钢材11.02万吨,下降10.5%;面粉79623吨,增长14.3%;食用植物油100636吨,增长2.1%;乳制品19351吨,增长30.2%;辣椒酱1650吨,增长43.5;番茄酱38193吨,增长39.4%;白酒435吨,增长4.8%;棉浆粕128100吨,增长53.3%;棉纱11617吨,增长0.5%;塑料制品11739吨,增长1.5%;橡胶三角带134万标米,增长8.1%;烟花22440件,增长3.4%;供电量48988万度,增长16.5%。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792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县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02万元,税金总额880万元。房屋施工面积263109平方米,竣工面积105151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123万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城镇完成投资152582万元,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累计完成9500万元,农村完成投资70067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974万元,农村集体完成投资3000万元,农村私人完成投资20000万元。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投资继续得到加强。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需求旺盛,消费日趋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44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63168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1876万元,分别增长16.2%和14.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64130.3万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完成19081.7万元,增长17.4%;其他行业零售额1832万元,增长5.6%。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735万元,比上年下降29.9%,其中全部为出口额,主要是番茄酱出口。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营运货车1498辆,营运客车1582辆。全年完成货运量720万吨,比上年增长10.8%,货运周转量60000万吨公里,增长9.1%;客运量910万人,增长7.1%,客运周转量32500万人公里,增长8.4%。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95.5万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132万元,增长28.0%;电信、铁通业务总量完成3263.5万元,下降11.1%。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6000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3310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6146户(小灵通用户8255户),乡村电话用户17164户。移动电话用户104777户。电话普及率70.3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20.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49.7部/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