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沙湾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沙湾县统计局 2008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克服自然灾害频发、宏观政策趋紧、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着成绩。 一、综合 据统计,2008年沙湾县生产总值完成624974万元,比上年增长16.1%(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456万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7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3%;第三产业增加值181518万元,比上年增长9.2%。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为26.5:44.5:29。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2%,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拉动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4%,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8%,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5456万元,比上年增长6.3%。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化运行机制日益完善,“支部+协会”工作取得进展,全县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132个,培育农民经纪人2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全县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17715人次,人均实现劳务创收559元。全年全县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422131亩,比上年增加208685亩:棉花面积722332亩,增加81801亩;粮食作物完成302669亩,增加73384亩,其中小麦面积169726亩,增加56781亩,玉米面积114988亩,增加10463亩,黄豆面积13535亩,增加6755亩;蔬菜面积181509亩,增加2283亩,其中番茄面积66158亩,增加768亩;油料作物面积104354亩,增加62349亩。年末牲畜存栏头数518920头(只),比上年下降19.7%。肉类总产量42302吨,比上年增长8.8%,畜产品商品率70%,绵羊毛产量1994吨,下降14.8%,禽蛋产量8169吨,下降3.3%,牛奶产量62341吨,增长12.5%。渔业生产有所回升。水产品总产量661吨,比上年增长15.4%。林业生产增幅较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089亩,比上年增加16309亩,增长240.5%。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大中型拖拉机9137台,增长8.3%;小型拖拉机11401台,下降2.3%。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修防渗渠90公里,新打机井37眼。全县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全年完成19.09万亩,比上年增加24887亩,增长1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27027万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6216万元,比上年增长48.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0811万元,增长24.3%。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全县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364万元,税金总额507万元。房屋施工面积237522平方米,竣工面积121179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715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城镇完成投资105642万元,农村完成投资36167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2685万元,农村集体完成投资2685万元,农村私人完成投资25536万元。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投资继续得到加强。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需求旺盛,消费日趋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3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54373.5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90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9%和1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55454.7万元,增长16.5%,餐饮业完成16248.8万元,增长18.3%。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896.9万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全部为出口额,主要是番茄酱出口。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营运货车1455辆,营运客车1026辆。全年完成货运量650万吨,比上年增长12.1%,货运周转量55000万吨公里,增长11.6%;客运量850万人,增长6.3%,客运周转量30000万人公里,增长9.1%。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5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884.2万元,增长6.8%;电信、铁通业务总量完成3672.2万元,增长2.0%。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6000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9174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7678户(小灵通用户12755户),乡村电话用户21496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28.3部/百人。 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全年旅游收入1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55.7%。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51万人次,增长32.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5105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949万元,增长26.1%,全县地方财政支出65051万元,比上年增长33.5%。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098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0196万元,增长20.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1559万元,下降13.0%,其中农业贷款20678万元,增长27.7%。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0131.5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576.5万元,增长32.3%,寿险保费收入7555万元,增长37.1%。 八、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事业健康发展。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建立健全。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电影公司、文工团各1个。全县15个乡镇场全部建立健全了文化站、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15个乡镇场建立了文化广场。县直机关单位有文化活动场所32个。全年各乡镇场举办文化活动260次。2008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