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0-24 伊犁州伊宁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增势强劲。消费受收入水平提高,家电下乡、鼓励汽车消费、结构性减税等扩大消费政策的实施,伊宁市居民消费明显加快,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全年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3433万元,增长21.7%。其中地方消费品零售额308336万元,增长23.1%。

在地方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零售额300527万元,增长23.5%;农村零售额7809万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251808万元,增长24.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371万元,增长17.7%;其他行业零售额10157万元,增长7.4%。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436274万元,增长15.5%,其中批发额184466万元,占42.3%。

六、开放经济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7.5”事件影响,全市外贸进出口大幅下滑。2009年全市辖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227万美元,下降44.7%。其中出口28005万美元,下降77.4%。外贸企业从上年的24家增加到41家,其中出口规模最大的伊犁州龙华公司实现进出口额11000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9%,较上年下降61.3%。

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2009年,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3个,项目总金额1380468万元。到位资金225070万元,增长25.1%,其中区外项目35个,到位资金210770万元;工业项目35个,到位资金180120万元。

据工商部门统计,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2009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为15919户、1980户,分别增长5.1%、8.3%;从业人员分别为29765人、10853人,分别下降4.2%、13.7%;注册资金分别为45380万元、82934万元,分别增长4.6%、%。

七、旅游业

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共有宾馆65家,其中星级宾馆29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4家,二星级12家),社会宾馆36家;旅行社15家,旅游景区(点)27家。农家乐旅游点206家,实现收入1500万元,较上年增长58%。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64.36万人次,下降15.4%。其中来自疆外游客24.65万人次,疆内州外游客41.09万人次。旅游收入26251万元,下降2.4%。其中宾馆17810万元,下降9.7%;旅行社889万元,下降43.6%;景区7551万元,增长34.5%。全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3.2%。

八、财政和金融

2009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4120万元,增长43.4%。一般预算收入66983万元,增长30.9%;其中税收收入59409万元,增长32.1%。

地方财政支出245988万元,增长48.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48897万元,增长51.5%。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较快,达到40191万元,增长1.1倍。

2009年,全市银行存款余额171.34亿元,增长34.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28亿元,增长20.8%;银行贷款余额69.71亿元,增长39.1%。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强化教育学教管理,教育工作质量显着提高。2009年,全市辖区共有中高等院校8所。地方中小学93所,其中小学64所,中学29所;中小学在校学生7.73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4.57万人,占59.1%;全市拥有中小学专任教师5232人。全市高考上线率92.97%,其中高考民语言高考上线率80.39%。大力推行“3+3”双语教学模式,全市各类“双语”教学班达到667个,学生25005名,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88%。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投入科技资金1400万元,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8个,专利授权10件。全年科学技术支出1300万元,“科技三项费用”到位1035.14万元,在资金使用上突出重点,加大了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8场次,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17项,参加运动员3万余人,荣获自治区银牌奖2块;荣获自治州金牌1块,银牌1块,铜牌2块。建立了伊宁市文化体育人才库,收录各类人才千余人。图书服务功能逐步拓宽,公共图书总藏量18.6万册,新增图书0.3万册,较上年增长1.6%。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42652小时。播出新闻节目3908小时。收看数字电视节目40套。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5%、99.5%。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09年,全市拥有医院、卫生院(不含农四师)35所;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073张,增长8.7%,其中医院3033张,增长8.8%;卫生技术人员3148人,增长10.8%,其中执业医师1102人,增长8%,注册护士1235人,增长21.8%。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实施顺利。全市新农合参合10.81万人,参合率94%,全年新农合专用基金共为农牧民门诊和住院补偿1029万元。其中门诊就诊人数60493人次。全额补偿48.97万元;住院人数11254人次,专用基金给予补偿979.6万元,有效解决农牧民看病负担过重问题。

十一、环境、资源

据环保部门统计,2009年全市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天数350天,占总监测天数的96.4%;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伊犁河流域伊宁市段水质达到自治区划定的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良好。

全市拆除33家单位40台采暖锅炉,限期治理全鹿制药等7家单位8台烟尘超标排放锅炉,消减排污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5家酒店已停用供热水锅炉,改用太阳能。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分别消减878吨和465吨,均控制在规定指标之内。

十二、安全生产

据安监部门统计,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264起,死亡22人,受伤106人,直接经济损失49.2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8.77%,死亡下降35.3%,受伤人数上升2.9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