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4 伊犁州伊宁市统计局

伊宁市统计局

(2009年2月20日)

2008年,伊宁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州党委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州直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20.78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45.03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6%、62%;拉动GDP总量分别增长0.32个百分点、5.85个百分点、10.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6.51:27.77:65.72”变化为2008年的“4.64:30.12:65.24”。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升,比上年增长2.3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4.81亿元,增长28%,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9.2%上升到21.5%。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5947元(折合2333美元),较上年增长15%。

2008年,伊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8.2,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全国CPI为105.9,全疆CPI为108.1)。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1,提高0.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8.9,提高4.3个百分点。物价指数全年呈前高后低的态势。前七个月物价指数一直保持在109以上高位运行,最高的2月达到111.9,8月起开始逐步回落,到12月当月已经降到了103.6。

二、农业

2008年,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做优林果、做大蔬菜、做强畜牧”的思路,确定了以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全市实现地方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6707万元,增长5.2%。预计辖区实现农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5%。

全市以城郊型农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特色作物种植规模,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种植业产值34073万元,增长4.7%。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小麦、油料、蔬菜产量分别增长11.5%、92.6%、14.2%。各乡镇(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林果园艺等,种植业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市拥有蔬菜大棚面积1207公顷,增长1.9倍。耕地面积15.45千公顷,与上年持平。

由于倒春寒和受持续干旱的影响,玉米、甜菜及果类产量下降。

林业生产通过开发性造林,实现了城乡绿化一体化。2008年全市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4456亩,增长2.2倍。其中经济林18345亩,增长4.9倍;用材林3006亩,增长1.7%。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88%,其中特色无公害防治率88%。生态环境逐年改善,森林覆盖率13%与上年持平。

全市牲畜年末存栏总头数20.23万头,下降2.1%,牲畜繁殖成活率96.1%,牲畜出栏率89.1%,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产值17809万元,增长5.9%。

水产养殖业有所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3025吨,下降18.7%。渔业产值1917万元,下降15.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增长5.9%。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20台,增长1.5%;小型拖拉机1149台,增长0.8%。

据测算,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161元,增加792元,增长18.2%。农村经济总收入21.87亿元,增长13.8%。农村劳动力输出总人数3.85万人,实现转移收入1.53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全市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47亿元。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37.93亿元。在地方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17.87亿元,重工业20.06亿元;从经济类型看,集体、股份制及其他经济产值增长较快,分别达20831万元、225258万元和89748万元;合作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5524万元,增长3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8%。

在主要产品产量中,发电量67796万千瓦小时,由于托海电站水电由伊宁县统计,总量基本持平。

从地方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看,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9.98,较上年上升22.1个百分点。上升的指标有:流动资产周转率2.17次/年、总资产贡献率9.43%、成本费用利润率3.44%,分别较上年增长0.42、1.7、1.2个百分点;下降的指标有:工业产销率93.9%、资本保值增值率88.73%,分别下降4.8、9.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8.57%、增加6.1。

全市地方工业增加值136649万元,增长29.2%。合作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8256万元,增长34%。

全市辖区预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9706万元,增长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2008年,全市辖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97543万元,增长34.8%。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286543万元,增长31.8%。

在地方投资中,城镇项目投资114771万元,增长2%。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安琪酵母15000吨酵母味素生产项目;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金帝跃进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伊宁市经济合作区市政建设、伊宁市市政建设、伊宁市廉租房建设、新疆电信伊犁分公司网络工程、合作区火车站片区建设共完成投资44175万元。

房地产投资134486万元,增长46.7%,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6.9%。在房地产投资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快,2008年,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18511万元,同比增长56%。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78.3万平米,增长43.9%,其中住宅147.3万平米,增长49.4%;商品房销售面积73.5万平米,增长8.4%,其中住宅71.1万平米,增长9.1%。

城市建设坚持老城区保护性改造与新区开发性建设并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取得新进展。继续推进老城区改造工程,投资6000多万元,启动了总长41公里的墩买里片区的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及上下水、路灯等附属设施工程,新改装片区路灯1528盏。投资1.6亿元,新建了军垦路延伸段、经典花园延伸段、新一路、新二路、市委政府新片区7条道路及附属设施;改扩建了新华西路、迎宾路、天山街七巷、技工学校路段、解放路东西一巷、飞机场路三巷6条道路工程;改造了解放路、飞机场路等总计3.5万平方米的人行道。投入1.8亿元,实施了二、四水厂、东区污水处理厂、三热源扩建工程。完成总长105公里的城市供热、供水、排水管网建设。六星街片区、发展乡街、飞机场路、胜利街、公园街、东梁街等片区的污水全部进入城市管网,污水收集率达到65%。投入925万元,对“六条道路、十个节点、一个片区”进行了重点绿化建设,全年摆放盆花13万余盆,栽种树木、花卉120万株,义务植树造林118万株。以G218线、S220线、S313线为重点,对环城路沿线进行绿化密植。拆除34家单位52台锅炉。依法搬迁四水厂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82家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