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博湖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3)
政法部门为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做出了贡献。2010年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20起,与去年同期下降11.1%,破92起,破案率76.7%。其中重大案件72起破50起,破案率69.4%。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6人,打击犯罪团伙4个,抓获涉案人数12人,破案4起。全年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586起,与去年同期上升2.3%,共查结523起,查结率89.3%,共抓获违法嫌疑人215人。 十一、安全生产 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35起,死亡4人,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13.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5.4%,死亡人数下降33.3%,受伤人数下降50%,直接经济损失上升29.6%。死亡人数占自治州下达死亡指标的66.67%。未突破自治州死亡6人控制指标。全县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起,死亡4人,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0.3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47%,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下降5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6%。全县共发生火灾事故26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3.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30%,死亡人数下降100%、受伤人数持平,直接经济损失上升38%。全县未发生农机和工矿企业等其他各类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指标均持平。 十二、环境保护 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452万元,城镇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95.2吨,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296.9吨,均控制在排放总量计划内。对全县工业企业排污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5份,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发挥环保12369投诉热线的作用,2010年累计受理环境投诉22件,环境投诉受理率、查处率、回复率均达到100%。 城镇和乡村饮用水源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博斯腾湖水质总体上为IV类,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为IV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为Ⅲ类,总磷、氨氮为Ⅱ类,其他指标均为Ⅰ类。开都河水质为Ⅲ类,属轻度污染。水质主要污染物总氮为Ⅲ类,其他指标均为Ⅰ类。 城镇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建成天然气和液化气储备站各1个,液化气供应站2个,城镇居民使用清洁能源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县城镇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城镇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区域噪声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区标准。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1平方米,城镇绿地率达31.2%,绿地覆盖率达36.3%。 完成3个生态乡镇和3个生态村创建申报工作。及时申报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我县3个村被国家环保部、财政部列入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实施高效节水17.5万亩,新建防渗渠132公里,改善灌区面积19.3万亩。 2010年度博湖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呈现上升趋势,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为0.9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上升2%。能源消费品种仍然以原煤为主。原煤消费占能源总消费量高达86.7%,电力、天然气、汽油和柴油消费仅占能源总消费量的13.3%。 备注: 1、公报中第一部分“综合经济”和第十部分“人口”中为全县域数据,其它部分为本县加巴州种畜场数据,不含二十五团。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各行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自2010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口径及统计分组有所调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不包括除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外的其他行业零售额;统计分组由城市、农村分组改为城镇和乡村分组。基期数做同口径调整。 5、人口数据暂时公布公安部门的统计资料,待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束后再发布博湖县人口普查公报。 6、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博湖县统计年鉴2010》为准。 |